2025年5月16日,深圳市草埔小学5-6年级学生走进“星高度魔法村”,开展了一场融合科技体验、传统文化与自然探索的研学活动。作为“每周半天计划”的校外实践,活动结合“科技+美育”,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审美素养。
活动前,老师通过“安全小课堂”强调出行规范与团队协作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文明研学”的意识。清晨,同学们有序登车,沿途欣赏自然风光,以饱满的热情驶向研学目的地,为全天活动奠定了安全有序的基调。
“水滴漂流”“魔法之船”等项目通过模拟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跌宕起伏中感受物理力学原理;“森林之塔”“开心松果”等高空体验项目,则挑战学生的勇气与心理素质,培养其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最令人惊叹的是“湾区之星摩天轮”,随着座舱缓缓上升,城市建筑群与自然景观构成的立体画卷尽收眼底,同学们在俯瞰大地的过程中,直观理解“建筑美学”与“城市规划”的空间逻辑,将数学课堂中的“方位与视角”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审美体验。非遗皮影戏表演成为此次活动的美育亮点。幕布上,皮影艺人以灵动的手法演绎经典故事,光影交错间,人物造型的线条美、服饰纹样的色彩美、唱腔韵律的节奏美完美融合,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随后开展的“皮影DIY”体验中,同学们分组设计皮影角色、编写短剧,将现代创意融入传统艺术形式,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了“传统审美—现代创新”的思维跨越,这一过程正是学校“美育一件事”的生动落地。森林主题数字艺术展馆通过VR互动、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微观森林生态系统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沉浸式场景。同学们化身“森林探险家”,通过体感游戏识别动植物物种,在虚拟种植中理解生态链关系。这种“科技+自然”的美育模式,将环保教育从理论说教转化为情感共鸣——当看到虚拟森林在“破坏—修复”过程中的变化时,许多学生主动提出要在校园开展“绿色守护者”行动,实现了从“审美感知”到“实践行动”的升华。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欢乐之旅,更是一次“用眼睛发现美、用头脑思考美、用双手创造美”的成长之旅。此次研学活动以科技为翼、以美育为魂,勾勒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生动图景——当课堂边界被打破,当知识与美感交织,教育便真正成为了点燃学生梦想的火种,照亮其通往未来的创新之路。
(撰稿:戚湘瑜/审核:童媛/拍摄:张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