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深圳市草埔小学3-4年级学生走进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展以“爱护野生动物,共创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校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每周半天计划”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将自然观察与生态教育相结合,通过“美育一件事”的创新实践,让学生在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生命之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安全小课堂”详细讲解出行规范、应急处理知识及文明观览礼仪,为实践活动奠定安全基础。清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登车,满怀期待地驶向野生动物园,沿途热烈讨论着即将见到的动物,洋溢着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在火烈鸟展区,同学们通过科普讲解了解到其粉红羽毛源于食物中的天然色素,而它们对地质环境的敏锐反应更被誉为“自然预警精灵”。这种将科学知识与生命美学结合的讲解,让学生既理解生态规律,又感受到自然造物的神奇。熊猫庄园里,圆滚滚的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进食与休憩姿态,长颈鹿优雅的体态与温顺的性情,孔雀五彩斑斓的尾羽在阳光下的绚丽绽放,无不让同学们惊叹于动物形态之美。热带鸟类展区的雉鸡一条街、南美浣熊的灵动活泼、小熊猫的毛茸茸萌态,更是构成了一场生动的“形态美学课”,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动态等维度欣赏生命的多样性。在猛兽谷悬空玻璃栈道,同学们近距离观察黑熊的憨态、老虎的威严,通过安全投喂体验理解人与动物的边界;水母王国中,幽蓝灯光下形态各异的水母如梦幻伞裙般舒展,配合讲解员对海洋生态链的解读,让学生在感受视觉奇观的同时,领悟微小生命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马戏馆与海洋天地的表演则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深度融合:杂技演员的精湛技艺、小丑的幽默互动展现人类艺术创造力,海狮顶球、海豚跃浪等节目则以动物与人类的默契配合,诠释“人海共融”的和谐之美。同学们挥舞双手与非洲演员共舞,在欢笑声中完成了一场跨文化的美育体验。
草埔小学通过“每周半天计划”,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自然、科技、人文等多元场景中积累直接经验。本次活动中,学校巧妙将动物园转化为“移动美育课堂”,通过动物观察培养学生对自然形态美的感知力,通过生态讲解渗透环保意识,通过互动体验激发对生命的共情能力,实现了“知识学习”与“审美培养”的有机统一。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不仅记住了动物的习性与特征,更懂得了每一种生命都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野生动物的探秘之旅,更是草埔小学落实“五育并举”的生动范例。通过“每周半天计划”与“美育一件事”的深度融合,学校正努力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会观察、思考与担当,为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撰稿:戚湘瑜/审核:童媛/图片:张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