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重要活动——“数智赋能・AI未来”科技教育分享沙龙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主办,深圳市草埔小学校长与学生受邀参加活动,其中郭雨桐、叶美琪、陈雨冰、胡予恩作为学生代表接受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记者采访,分享对科技教育的感悟与思考。
聚焦科技教育创新,见证基地校诞生
活动以“探索科学教育创新之路”为核心,通过主题演讲、专家沙龙、授牌仪式等环节,深入探讨科技教育的实践路径与青少年培养策略。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总编辑陈励介绍,集团多年来深耕科学教育领域,依托科普杂志、新媒体平台及研学活动,构建起立体化的科学教育体系,并于去年正式启动“科技小记者”项目,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前沿科技实践平台。
在授牌仪式上,深圳市草埔小学被授予“科技小记者基地校”称号,成为第三批获此殊荣的学校之一。这一荣誉标志着我校在科技教育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据了解,该项目旨在通过媒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目前已吸引多所学校积极参与。
专家共话科技教育,理念碰撞启新篇
活动现场,科技、教育、传媒领域的专家围绕“科技、教育、传媒的协同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以“好奇心、行动力、创造力”与青少年共勉,鼓励学生保持对科技的热爱,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他特别强调,科技创新需从小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相关负责人刘祖新则介绍了学会在推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他提到,学会是全国唯一专注于科技教育传播的非营利组织,未来将继续整合资源,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草埔学子积极参与,科技教育显成效
深圳草埔小学学生代表在采访中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沙龙,不仅拓宽了科技视野,更深刻体会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叶美琪同学提到:“在活动中,我们了解到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郭雨桐则分享了对科技小记者项目的兴趣:“希望有机会通过采访科技工作者,将前沿知识传递给更多同学。”
深圳市草埔小学近年来在科技教育领域持续发力。学校依托STEAM教育理念,开设编程、机器人等特色课程,并于今年4月承办“AI赋能劳动美・科创点亮湾区梦”粤港澳姊妹学校劳动美育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无人机对抗、智能机器人创意秀等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此次参与科技教育分享沙龙,正是该校深化科技教育的又一举措。
活动意义深远,赋能青少年成长
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科普活动、研学实践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撰稿:戚湘瑜/审稿:童媛/图片:张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