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下午,罗湖区青英工作坊第三十七期暨2025“破茧”行动新教师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在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小学部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新课标引领下的中年段英语阅读课”为主题,汇聚了罗湖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徐楠、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王子英、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莉莉、罗湖区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谢丹、罗湖区三年级英语教师以及青英工作坊的教师们。翠园东晓创新学校英语教师林冬妮和罗湖实验学校英语教师高晓雅担任活动主持,共同开启这场英语教研的盛宴。
暖场启幕,凝聚教育初心
活动伊始,主持人林冬妮和高晓雅老师以热情的笑容和诚挚的话语,向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一段记录活动筹备过程精彩瞬间的剪影视频播放,让参会者对前期筹备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领导致辞,共绘教育蓝图
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王子英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对参与活动的全体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特别感谢了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小学英语教研员、青英工作坊导师、学校英语科老师以及授课新教师。王子英副书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一是肯定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二是强调通过此类活动促进教学交流、增进情感沟通,并保持教育初心;三是期待教师们以此为契机,打破校际壁垒,共建教研共同体,共同书写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团队说课,探寻学科教学新径
由桃园小学张璐老师、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张雪老师、翠园实验学校伍梦非老师、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苗晓雨老师组成的说课团队,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感受家的温暖,领略世界家居文化的多元魅力。精彩的说课让参会者全面、立体地了解了本届研讨课的研究过程,以及活动设计背后的意图和目标。
现场授课,展现智慧课堂风采
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叶美辰老师执教了沪教牛津版三年级下册《Whatareourhomeslike?》示范课。课堂以“OnlineSpecialHomesMuseum”情境贯穿始终,借助AI技术整合视频、图文资源,引导学生从色彩、材料、外形等维度感知建筑文化,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建筑成因。在“感知—探究—表达”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聚焦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专家点评,指引教学改进方向
首先,罗湖区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谢丹老师进行了点评与指导。谢丹老师对新教师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以“Start”这一单词为引,她带领大家深入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应追求的目标。她指出,本次研讨课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授课老师与团队在教学设计方面提供了精准的引导用语和活动安排。但同时,她也建议应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思维的机会,将诗意的想象引入课堂。
接着,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陈莉莉主任围绕课堂教学进行发言。她认为本节课在语言与思维品质目标的达成上表现良好,实现了活动设计的“三线合一”。同时,她强调了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增加留白讨论、丰富互动语言等改进建议。
教研员总结,凝聚团队奋进力量
教研员徐楠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承办此次活动,以及青英工作坊导师团队的专业指导和新教师团队的认真付出。回顾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历经多次试讲与磨课,团队齐心协力攻克了诸多难题,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她强调阅读教学应聚焦思维品质提升,突破语言知识局限,注重综合、判断、推理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她期许全区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引,持续深耕中年段英语阅读教学,以团队协作之力共探育人新路径。
破茧之路,共绘教育美好蓝图
本次活动既是新教师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深度的新课标教学研讨。以“破茧”行动为契机,未来,罗湖区小学英语教师团队将继续深化教研合作,打破校际壁垒,深耕阅读课堂,聚焦思维品质,让课堂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沃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愿全体教师携手共进,共绘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撰稿:黄晓霞
摄影:万子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