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鹏城,万物竞发,教育之花在智慧沃土上绽放新颜。2025年5月20日,深圳市罗湖区体育与健康学科新教师“破茧”活动总结会暨“数智课堂”展示活动在深圳市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学,创新引领成长”为主题,搭建了新教师专业成长与交流的平台,展现了罗湖体育教育在数智化浪潮中的探索与实践。
多方聚力,共襄教育盛举
本次活动吸引了深圳市体育教研员、罗湖区教研员、全区中小学体育科组长及应届毕业青年教师等百余人参与。作为翠园东晓教育集团成员校,翠园东晓创新学校以“晓我・利他・创未来”为校训,依托“小木棉花”课程体系,打造了声乐艺术中心、跳绳赛事指导中心等特色平台,为活动提供了优质的展示场地。活动现场,嘉宾们共同见证了新教师的成长蜕变,感受数智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魅力。
技术赋能,演绎教学新范式
李昊老师的《基本运动技能:滚翻与游戏》课堂生动有趣,利用希沃智能技术设置情境,导入课程内容。依托《功夫熊猫》情境,通过飞越风火轮、西瓜滚滚、熊猫兄弟三个游戏,分别强化学生前滚翻动作的撑手、蹬地和团身低头等教学重点动作,并当堂进行了复习。最后比赛环节激情满满,学生全情投入,在完成比赛的前提下依然具备安全意识、动作规范。整节课各个环节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课堂规范、组织有序。
初中部新教师张文皓执教的《足球变向运球射门》公开课,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技能教学。课堂上,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确保每位学生的运动强度符合新课标要求。课堂上,学生佩戴的智能设备同步生成运动数据曲线,教师根据数据动态调整游戏难度,实现“低强度热身-中强度技能训练-高强度竞赛”的科学进阶,将技术训练与实战应用有机结合。
精准把脉,引领专业成长
公开课结束后,深圳市体育教研员马志斌、王俊璎,罗湖区教研员刘清岳、刘小军等专家进行了深度点评。专家们高度肯定了两位教师的教学与课堂创新。
深圳市教研员马志斌分别从亮点、好课架构及教学建议三点进行了点评,赞扬《基本运动技能:翻滚与游戏》课程亮点突出、组织流畅。李昊老师运用新媒体,采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环节设置由易到难,运动强度适配学生。同时指出,在好课架构方面,小学阶段课程从热身起需设置游戏化情境,遵循由易到难原则,精讲多练,创设真实比赛情境。同时,对新教师提出了确保教学环节连贯,关注全体学生动作规范性,精讲多练,做好教学设计并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等建议。
随后,深圳市教研员王俊璎对张文皓老师的初中体育课《足球变向运球射门》予以肯定,提到张老师教姿教态优良,讲解示范精准,与学生互动亲和,并围绕课程改革等要点展开指导与经验分享。同时强调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体育学科以目标引领内容与方法,聚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维核心素养,需强化课标学习。体能要求上,需兼具多样性、趣味性、补偿性与整合性,贯彻精讲多练原则。数智课堂应用虽能赋能学科,但要避免盲目使用,需加强实践探索。
随后,刘清岳老师以“两点一线三面”为核心框架,系统阐释了优质体育课的必备要素,着重强调大单元教学在构建完整教学体系中的战略意义,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实践路径。
刘小军老师在发言中高度肯定创新体育科组的突出成果,指出团队协作精神是推动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他特别赞誉曾志颖主任与周润泉科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肯定科组在教学实践中秉持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在课程改革中持续探索的创新精神,为体育学科建设树立了标杆范式。
破茧之路,共赴教育新未来
罗湖区体育教研员刘清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是罗湖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罗湖区正在努力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精准评价”的数智体育生态,而新教师的成长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关键支撑。未来,罗湖将持续推进智能运动监测系统、虚拟体育教学资源库等建设,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双向赋能。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数智化浪潮中,罗湖体育教育正以创新为帆,以技术为桨,助力新教师破茧成蝶。期待更多青年教师在科技赋能下深耕课堂,为培养“晓理、晓我、晓天下”的创新少年贡献力量,共同书写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李昊、张文皓
摄影:林嘉苑、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