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罗湖区螺岭锦星学校、螺岭湖贝学校组织学生走进艺展中心,开展以“艺术与匠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两校学子通过沉浸式观展体验与非遗技艺实践,在艺术迷宫中探寻美学真谛,感受匠心传承。
多元展馆:一场跨时空的美学对话
活动当天,学生们拿着学习单分组探访艺展中心五大特色展区。在1期2楼“齐物空间”,当代设计与东方哲思的碰撞引发学生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考;宋院南禅展馆以宋代文人雅趣为轴,通过茶道、古琴与水墨艺术再现“风雅宋”的美学意境;8楼DAaZ与椅库展区以形态各异的创意座椅为载体,展现工业设计中功能与美学的平衡;3期立达信展厅则通过光影艺术装置,演绎科技与艺术交织的奇幻场景。学生讲解员全程导览,以青春视角诠释艺术内涵,架起同龄人与文化对话的桥梁。
非遗工坊:指尖上的千年传承
实践环节聚焦非遗竹编技艺。竹编老师现场演示技法,从历史源流到编织口诀,将千年匠艺娓娓道来。学生们以本色竹为经、绿黑竹篾作纬,在竹条翻飞间体验传统编织工艺。从竹条打磨到渐成纹理,最终完成精巧竹编作品的过程,让年轻一代切身感悟“匠心如琢”的文化精神。
感恩教育:艺术之旅的心灵回响
活动尾声,螺岭锦星学校七(4)班学生代表向艺展中心负责人递交感谢信,致谢活动组织方提供的实践平台。校方负责人指出,本次活动通过“展馆研学+非遗实践”双轨模式,让学生在触摸艺术肌理的同时深化文化认同,是“行走的课堂”系列实践的重要探索。艺展中心负责人回应,将持续推进校企美育合作,助力青少年在艺术浸润中成长。
图文:王盟慧
审核:学生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