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主任张静带领各学科教研员到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2024新入职教师‘十项基本功’达标过关破茧行动”。
此次以“破茧”为主题的专项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家点评、精准指导,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课堂上,螺岭青年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学功底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充分展现了自身教学风采。
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带来十节展示课。在低段教学中,一年级的黄志娟、张晓雯等7位教师,巧用象形字溯源、任务驱动以及趣味字卡游戏等方式,聚焦学生识字写字教学。中年段,三年级的刘思宇、韩澎与四年级的姚嘉怡老师积极营造语文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表达与写作能力,实现了教学上的成长突破。
评课环节,计家艳、李晓蓉、许国云等几位教研员对新教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充分肯定新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的大单元意识,以及巧妙的情境创设能力。同时,教研员们紧密围绕“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核心,为新教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随后,张静主任进行总结点评。张静主任建议新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语文要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课后习题设计教学活动,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精心打磨每一堂课,从而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稳步前行。
数学学科
数学学科共有五节展示课,分别由一年级潘凤莹老师、陈晓庆老师,三年级孙濛老师,五年级张雪老师执教。五位老师立足课程内容,深挖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趣味情境、游戏互动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其中,让课堂兼具趣味与高效。
评课环节,由教研员林伟育点评指导。潘凤莹老师课堂目标精准、活动高效,对低段学生认知特点把握到位;陈晓庆老师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兼具思维深度与趣味性。他还肯定孙濛、杨娟老师教态细腻,课堂践行“做中学”理念。教研员周涛、车昱含则肯定张雪老师课堂亮点,针对师生互动给出建议。
英语学科
在英语学科的三节展示课中,一年级陈诺诺老师呈现对话式阅读课例,通过“听-读-演”,有效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三年级邱琳爽、张雪老师在课堂中展现出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课堂驾驭能力。
在评课环节中,教研员徐楠、郝丽春悉心指导,高度赞誉陈老师展现出的扎实教学基本功,还分享了两页纸备课法,同时介绍希沃人工采集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对于邱琳爽、张雪两位新老师,教研员同样给予了极高评价。她们在课堂中积极推动互动,营造活跃学习氛围,展现出青年教师对新型课堂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科学学科
科学学科的四位新教师课堂亮点频现,巧妙借助AI前沿科技成果、热门电影元素,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充分彰显科学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魅力与活力。
教研员万文龙、阳强评课细致。他们高度肯定了教师们在课堂内容的深度挖掘、精妙设计以及学生高度参与度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从实验操作规范的优化、学生科学表达能力的提升,再到展示策略的创新等多维度给出极具针对性的建议。
道德与法治学科
四年级钟旻颖老师在讲授《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时,收集大量食物浪费的数据、图片及视频,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反思日常饮食浪费,自我审视。五年级刘键慧老师执教《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紧扣课程标准,课堂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四项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研员阮小蕾对两位老师给予了专业点评。她称赞刘键慧老师课程设计规范、教学资源丰富;钟旻颖老师语言感染力强,巧用课堂观察、小组评价精准判断学生能力发展。
音乐学科
在音乐学科的两节展示课上,杨莹老师以《夏日泛舟海上》为引,借竖笛、声势、节奏教学,助力学生体悟三拍子韵律。肖懿老师的《勇敢的鄂伦春》先夯实音乐素养,再巧用AI互动激趣。两堂课融演奏、演唱、创作,提升学生音乐技能,渗透审美与文化教育。
评课环节,教研员张梅、李艳霞老师与校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李老师指出,两节课课程设计逻辑清晰且有深度,就二年级“唱游”教学,她特别强调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在教学细节上进一步提升把控。张梅老师则着重强调,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应对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体育学科
体育学科共有三节展示课。林龙鹏老师在《雷霆小战士》中融合红色教育与体能训练;焦镜妍老师借《丛林大冒险》激发学生运动潜能与协作意识。丁浩彤老师在《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锻炼学生运动技能与团队精神。
教研员邓翼、缪幸霖老师深入课堂观摩,在评课环节充分肯定三位教师的教学表现,称赞老师们巧妙借助AI技术提升学生体育课堂专注度。同时,教研员从专业视角出发,针对教学组织与练习方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综合实践学科
课堂上,周秀云老师以师生情景剧抛出驱动问题引入课题,回顾子任务和成果,联系校园午餐浪费、社会肥胖现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豆包工具设计“珍惜蔬菜,健康生活”海报,并将课堂延伸至生活,鼓励学生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
评课环节,教研员许艳芳高度赞扬了这堂课。她指出,周老师巧妙运用项目式学习模式,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充分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能力,这对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意义重大。
集中反馈
集中反馈环节,区教研员立足全局,对螺岭新教师“十项基本功”达标过关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此次行动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八大学科,共计三十节课。各学科亮点频出,充分展现了螺岭新教师的创新思维与教学活力,同时,在教学细节打磨、课堂节奏把控等方面也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张静主任在反馈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同步成长。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需进一步强化师父队伍培训,提升资深教师的指导能力,通过定期开展教学指导培训、分享优秀指导案例等方式,确保资深教师能够给予青年教师更精准、更有效的帮助;同时,要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定期组织教学沙龙、教学反思分享会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对于学生成长,学校要持之以恒地重视学生阅读培养,打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活动最后,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赖冬华进行总结。赖校长诚挚感谢各位教研员专业且细致的指导,这些宝贵意见将为螺岭教学发展指明方向。他强调,此次“十项基本功”达标过关行动是螺岭教学精进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梳理总结经验与不足,持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优化教学管理流程,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螺岭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推动螺岭迈向更高的教育发展台阶。
青蓝相携,智慧传承。在“破茧”行动中,螺岭教育人以破茧之势突破成长阻碍,怀化蝶之姿追逐教育梦想。未来,螺岭教师将不断精进教学本领,提升教育智慧,继续为学校教育注入蓬勃动力。
图片:卓心怡各学科组
撰稿:李梦婷各学科组
审核:邓莉韦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