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3月9日,深圳市罗湖区第十届美术学科项目式艺术实践活动在红桂小学隆重启幕。本届活动以“墨海研行十载棹,星槎索隐九霄航”为轴,汇聚全区24所中小学千余名师生,以十年美育积淀为底色,铺陈出一幅学术与艺术辉映的璀璨长卷。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携《长安三彩梦》《你好牛》两大创新项目惊艳亮相,以童心为笔、文化为墨,书写了对中华文明的深情礼赞。
“釉色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启示。” 校长赖冬华与副校长李黎在活动当天莅临现场,全程指导两大项目。在《长安三彩梦》展台,赖校长赞叹学生手绘纹样“对话古人,深悟工匠精神”,李校长建议尝试光影技术活化历史;转至《你好牛》展区,赖校长盛赞“牛卡”设计为“文化传承的破界之笔”,李校长则引导学生在韩滉与乾隆对话中融入农耕与现代的哲思对比。两位校长以宏观视野铺展蓝图,以精微雕琢点亮细节,从釉彩复刻到数字创演,为传统与创新的共舞注入灵魂,让文化薪火在少年手中灼灼生辉。
釉色千年:盛唐气象跃然今朝
六年级寻梦中队的《长安三彩梦》,以唐三彩为时空舟楫,载观众溯游盛唐文明的浩瀚星河。学子们化身考古学者与唐代匠人,在虚实交织的叙事中完成“三重叩问”:文献考据追溯釉色源流,情境体验对话丝路胡商,艺术复刻淬炼匠心毫厘。蓝釉流淌波斯风情,驼铃回荡胡汉交融,斑斓釉彩间,一个开放包容的盛世气象跃然眼前。
通过本次项目式学习,他们懂得:文物并非尘封的标本,而是需要被重新诠释的文化基因。这场跨越千年的釉色对话,让“一带一路”的精神在童心深处生根,让文化自信如三彩釉光般璀璨生辉。
五牛童趣:传统基因焕新演绎
如果说《长安三彩梦》是历史的回响,四年级绘梦社团的《你好牛》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童心对话。学生们以《五牛图》为灵感,设计VR剧本《你好牛》,穿越唐朝与韩滉论画、随乾隆品鉴笔墨、赴香港竞拍国宝,在游戏中集齐“牛卡”,解锁画作背后的文化密码。排练时,孩子们以AI剧本为基,反复雕琢台词动作,将科技与传统熔铸为舞台上的流光溢彩。评委惊叹:“小讲解员们自信从容,既有考据的严谨,又不失童真的灵动,实为文化传承的鲜活范本。”
薪火相传: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从釉色考据到VR创演,从文献深研到舞台绽放,螺岭学子以实践诠释了“文化传承绝非复刻,而是创造性的薪火相传”。校长赖冬华在闭幕致辞中感慨:“今日舞台上,三彩釉光与数字科技共舞,五牛笔墨与童心想象共鸣。这不仅是美育的硕果,更是一代人对文明的深情告白。”
此次活动,如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春雨,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当传统邂逅创新,当历史照进童心,文化的基因便在少年心中生根抽芽。未来,螺岭学子将以更炽热的情怀、更开阔的视野,继续书写中华文明赓续创新的华美篇章。
图文/易文琪
审稿/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