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3月11日,草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红妹以“AI融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课程通过甲骨文探秘、AI数字人对话、跨时空角色扮演等多元形式,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文脉,对话历史先辈,在科技赋能中理解中国梦的深刻意蕴。
AI解码文明密码:甲骨文里的家国情
高红妹书记以《可爱的中国》视频创设情境,借助AI互动课件展开教学。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学生现场参与“甲骨文破译挑战”;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学生识别“心”“家”“国”等字的甲骨文形态;通过AI生成的3D动态解析,学生理解“心”字承载的赤子情怀、“家”字蕴含的港湾温暖,以及“国”字中“口”象征的万众一心、“戈”代表的保家卫国精神。在AI技术支持下,千年文字化作跃动的文化符号,让家国情怀深入童心。
数字人穿越时空:与先辈的跨世纪对话
“罗湖桥上的重逢”环节,高红妹书记指导学生运用AI语音合成技术,化身归国科学家梁金生、钱学森进行角色演绎。高红妹书记运用AI数字人技术,让两位先辈的虚拟形象“现身”课堂:当钱学森数字人说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时,当梁金生数字人寄语“期待你们用科技改变中国”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智慧论坛展望未来:职业梦想对接国家蓝图
高红妹书记在“共筑中国梦圆桌论坛”环节,引导学生通过AI职业大数据分析社会需求:未来科学家小组通过AI检索科技前沿趋势,立志攻克芯片难题;预备教师们运用AI教育软件模拟授课场景,畅想智慧课堂形态。活动现场还设置AI问答角,学生可通过语音交互继续探索中国梦相关知识。
科技赋能教育:让红色基因焕发新活力
“握住AI技术这把钥匙,我们打开了思政教育的新维度。”高红妹书记表示,课程设计融合AI资料检索、数字人交互、智能分析等技术,既保留“给祖国比心”“集体宣誓”等情感浸润环节,又通过《中国字,中国人》AI编曲合唱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共鸣。她在总结中强调:“当孩子们用AI与先辈对话时,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中国梦成为了可触碰的未来。”
“就像真的在和历史对话!”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激动表示,AI技术让教科书人物变得可触可感。有学生在成长卡写道:“我要像钱学森爷爷那样,用AI技术保护国家网络安全。”课后,学生们将运用AI写作助手完成《我的中国梦》演讲稿,让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延续为持续生长的精神力量。
(撰稿:戚湘瑜/拍摄:张海珍/审核: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