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方案,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转型,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2月28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组织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区教科院领导、全体中小学教研员及各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等300余人参会,共谋新学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议由区教科院陈小波副院长主持,分两阶段展开。在第一阶段,陈小波副院长全面总结了罗湖区在智慧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华诗教”、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教研、科学教育、项目式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罗湖区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贯通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科学评价等主题,陈小波详细阐述并部署了新学期十二项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并就“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与会人员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燕围绕项目式学习,就“课程规划-教学实施-教研创新-评价跟进”进行了专题培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和后“茶馆式”教学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区教科院李艳芳主任围绕罗湖智慧教育云平台AI场景应用进行了实操讲解,展示了罗湖教育专属AI模型在教育教学中的多维应用前景。
紧接着,第二阶段按学段分设中学、小学会场,召开了教学重点工作部署会。区质量监测中心张海洋主任对罗湖区中小学增值性评价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清晰阐述了评价体系框架,为科学评估教学成效提供实证依据。
随后,中学会场由万雪梅主任部署新学期初中高中重点工作,小学会场则由张静主任详细安排新学期重点工作,为罗湖区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明确了方向。
本次会议立足区域教育实际,紧扣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和科技发展前沿,通过政策解读、AI技术赋能与评价实践指导,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心剂”。未来,罗湖区将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创新,稳步推动区域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撰稿:彭文福
摄影:兰洁、杨天文、温艺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