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梧桐小学的学生们课间不时地聚拢在学校架空层的一面墙前,新奇地”指指点点“,踊跃地”你言我语“,成为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就是学校在实施山海自然生态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重磅上新的——“知乎墙”。
壮阔的山海背景下,“知乎墙”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是“我爱问”“我会答”“我追问”。“我爱问”板块呈现的是学生的初始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疑惑;“我会答”是学生针对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尝试给出的自己的见解;“我追问”是针对前两部分的问题和答案,进一步的思考,更深入的探究。
数智化时代,得到问题的答案不再是件难事,而得到答案的思维过程却被弱化。让学生的思维主动跳跃起来,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梧桐小学结合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学校持续优化实施的山海自然生态特色校本课程,让梧桐学子在行走的教学实践场景中,主动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自主表达见解,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无限可能。例如,学校山海自然生态校本课程之《梧桐山土著人与自然》实施前,学生小组通过讨论,提出核心驱动问题“如何让梧桐山村落焕发活力?”,生成“为什么命名梧桐山?”“梧桐山村落有什么风俗?”等子问题,带着问题,孩子们在活动中交流互动,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活动后,意犹未尽,继续追问,深层思考,建构意义。
“知乎墙”上的问题,是孩子们用儿童眼光对世界的回应,是孩子们用儿童口吻对世界的呼唤,其答案不一定标准或正确,但这是他们积极态度、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体现。营造敢问乐问,善问追问的氛围,正是学校“知乎墙”的价值所在。
问号连接发现与发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提问开始。未来,梧桐小学将继续围绕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14104”总体部署,以山海自然生态校本课程为抓手,通过“知乎墙”联动校内外学习生态,进而带动全学科,全学段的发展,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且看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海“知乎”好风景!
撰稿:郭桂平
摄影:陈诗意
审核:黄鑫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