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深圳市小学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深入的教育交流与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促进名师培养对象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共同推动深圳市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活动伊始,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党建办公室主任、英语科组负责人孙静对研修班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王怀君宏观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与概况。他指出,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历任校长引领下,推进改革发展,形成多元办学格局。通过校徽的展示,研修班的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学校校训“海纳百川,志存高远”与办学理念“新生活教育——在生活中体验,在创造中发展”。王主任带领大家回顾学校新生活教育试验的三个发展周期,并分享了其治理变革、举措与特点等方面的成就。
课程发展中心干事韦入歌聚焦学校课程建设,介绍了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与治理之下的一些成效:学科形态课程的深化(如九大学科的课程图谱、英语E+多维融合校本课程等)、活动形态课程的拓展(如课后丰富的社团课程、学校四大行动的推进等)以及探究形态课程的创新(如以社团带动项目式学习、基于AIGC赋能PBL课程等),提出了下一步的三个主要工作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
英语学科五年级科组长任麒旗重点介绍了学校的英语戏剧项目,该项目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摘夺六次桂冠。任老师表示,英语戏剧项目的目标已从针对“希望中国”比赛逐渐转向育人目标,旨在通过戏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还介绍了项目的组织架构、剧本选材与创作、演员选拔与培训等推进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副校长黄小梅围绕学校英语校本教材展开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她首先从英语科组的师资力量、组织建构等层面进行了详尽分享,指出为适应庞大规模,科组创新实行“双科组长”制度,以提高教研效率。科组还致力于教学模式创新,实施“七步走”教学法,建立立体教研平台,并积极开展跨区域教研,拓宽教研视野。黄副校长还系统阐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课程图谱、架构及实施计划,展示了课程的科学规划和严谨实施。同时,她详细介绍了学校百花奖活动的流程,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实践案例。
在交流讨论环节,研修班成员就活动课程的开发、戏剧项目的推进以及社团开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成果,还拓宽了教育视野,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深圳市小学名师培养对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深圳市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作为深圳市的窗口学校,将继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小学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吴悦
图片:卓小怡
审稿: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