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上午,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举行家长教师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薛端斌,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赖冬华、第五任校长杜小宜,以及集团成员校书记、行政和家委代表等参加庆祝活动;出席庆典的嘉宾还有区团委、共建单位的有关领导。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本次庆祝活动的主题是:“家校携手同向同行二十载赓续传承共建共育向未来”。与会者围绕主题,总结过去,继往开来,传承和发扬螺岭红马甲精神,把螺岭家教会建设成为大湾区校家社的典范。
仪式上,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赖冬华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热情欢迎历届家教会成员回家。赖校长赞扬了家教会二十年来在家校共育机制上的探索和成就,强调了家教会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校活动等方面的重要参与和贡献。他特别感谢家委会在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校区扩展等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无条件支持,并表达了对螺岭家教会未来的美好期许。
篇章一•开拓与规范
螺岭家教会首任会长葛微回忆了创办首届家教会的往事。2004年,在时任校长杜小宜的指导下,家教会筹备组提出了“奉献、利他”的办会理念,搭建起家教会的组织架构,并积极开展义工助教活动,推进无障碍通道建设等。义工执勤也促进了学校交通安全和安保工作的提升。
第二任副会长许志光分享了当年充分发掘家长资源组织博士家长论坛以及动员更多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的工作中的经验。他说,一代代的螺岭红马甲,通过先来者的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家长义工队伍不断壮大,看到今天的螺岭家教会,深刻的感受到当初的星星之火已经燎燃。
第七任会长杨威介绍了家教会逐步明确组织形式、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了从协助协同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形成了“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的工作纪律。2014年,螺岭家教会创立了义工站,并建立家校合作对外交流机制,先后赴广西和香港等地进行帮扶和交流,使得“走出去,家长也要和国际接轨”的理念被更多螺岭家长接受。
篇章二•健全与完善
第八任会长李江宁分享了筹备召开螺岭家长代表大会的历程。首届家代会确立了“家校同心携手共育阳光少年”的主题,建立了提案征集制度和回复、解决流程等规则,全体家长们形成共识,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培养更加优秀和人格健全的螺岭学子。
第九任会长潘瑾回顾了疫情时期的特殊岁月。抗疫最艰难时,学校教学工作受到了极大影响,有些家庭的孩子在家难以得到应有的照料。薛端斌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班主任统计摸底、学校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老师们对学生的心理疏导。2020年10月,家教会在心理科组的指导下,成立了“心成长”家校助力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心理健康。
篇章三•创新与发展
第十任会长郑旎向曾经参与家教会建立和发展的同仁表示致敬,并感谢支持家教会发展的领导、老师和家长。她用“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四个关键词总结了工作。螺岭家教会在20年的探索中,形成和完善了“1357+”家校合作共育机制,为家长提供科学养育的支持,也为家校社搭建了沟通桥梁。未来将持续优化家教会的组织架构,探索AI时代下家校育人的新模式,让家教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章四•展望与更迭
螺岭教育集团家委联盟成员湖贝小学、桃园小学、景贝小学、靖轩小学、怡景小学、仙桐实验小学等家委会负责人结合螺岭家校共育工作特色,链接新时代家校共育话题,为螺岭教育集团校家社共建共育出谋划策,畅想未来。
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发表讲话,薛书记盛赞历届家教会成员的积极贡献,致敬深耕螺岭20年的第五任校长杜小宜。他表示,要传承螺岭校风校训,坚持“五美六会”的育人目标,思考新形势下的校家社共建共育关系,做好家校、家社、社校之间的互动,凸显学校教育的引领地位,促进好家风,强化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基础的理念,让社区更多赋能给孩子。学校围绕孩子的四个关键能力,构建四种课程形态,通过家校互动、社区互动,共同搭建平台,让孩子成长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会对为螺岭家教会做出突出贡献的郑旎等8名螺岭红马甲以及陈红利等10名家教会功臣授予二十年功勋奖章。家长义工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诗歌朗诵《爸爸妈妈,请听我说》、大合唱《我喜欢》、舞台剧《美丽的红马甲》等节目赢得了与会观众的热烈掌声,许多观众被剧中家长义工冒着大雨护送孩子上下学的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
家校同行二十载,共筑未来教育梦,螺岭家校以爱为舟、以责任为帆,共绘了一幅幅温馨和谐、教育共融的美好画卷。展望未来,螺岭将继续赓续传承,深化校家社合作,共筑教育梦想,为孩子打造更加多元、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圈,为家长创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平台,为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描绘更加美好、灿烂的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