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新品质学校美术学科在凤光小学六楼功能室开展四校联研活动。活动由凤光小学美术主管行政陈庆主持,罗湖区美术教研员王婧、罗湖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胡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大学汕尾学校教师谢维成,凤光小学校长温映浩、副校长杨晨、四所学校的美术老师以及来自汕尾的40多名美育跟岗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联研活动。每校派一位美术老师进行新版教材的教学设计和现场展示,以此锻炼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能力,让老师们在实践中扎实落实新课标。
莲塘小学的曾奕君老师执教《走近春天——校园的春天》时,以古今课古今中外作品对比为切入点,凭借生动的讲解与引导,带学生领略校园中春天独特迷人的魅力。凤光小学的董花平老师在《走近春天——寻找春天的足迹》的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着春天的鲜明特点,引领学生运用干花制作书签,和孩子们一起在极富创意的表现手法中去追寻春天的脚步,凝固春天的美好瞬间。《走近春天——美丽树叶的故事》课程中,梧桐小学的季嘉辰老师播放了自己雨中登梧桐山而录制的《梧桐春叶诉真情》情境素材,让学生置身真实情境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探寻植物的奥秘。课程设计巧妙,在关注学生学习绘画表达方式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与品质。
随后,活动进入交流点评环节。谢维成老师首先发言,他指出曾老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问题的思辨能力;董老师善于运用生活元素进行美育创作,其亲切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认可;季老师素养全面,课堂上学生助手的配备巧妙,故事内容的拓展有深度,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发挥。胡云老师对曾老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技能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微调画家作品展示顺序的建议,以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董老师的勤勉和优秀也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设计环节可以更加巧妙以减少学生因时间紧张而导致的遗憾和不足。对季老师的教学表现也高度评价,特别是导入环节的艺术性,建议在整堂课的层次设计、作业难度低等的设计上进行调整,以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故事性。胡云老师提出,在单元课的设计环节中,我们应致力于深入培育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综合素养,同时高度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提升,以期实现全面而深入的育人目标。
最后,罗湖区美术教研员王婧以专业的视角对新教材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与解读,阐述了其课程设计理念。她指出,《走进自然春天来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春天的奥秘,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她为老师们提供了五点实用的教学经验:要打破课堂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要打破单一的材料局限,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突破固有创作思维的局限,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创作形式和技巧;要打破传统美术课的范式,加强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的对比与理解;要注重单元课前后学时的衔接,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珍贵的记忆,持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场美术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此次基于一线课堂的新品质学校四校联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极大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一线美术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下,有助于推动新品质学校美术学科的持续进步,推动罗湖美术学科课堂的深度发展。
翁敏/文左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