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5日上午,螺岭学校(一部、二部、过渡校区)分别与莲城学校、湖贝小学、布心小学、人民小学的音乐老师进行了“罗湖区音乐学科贯通式校际结对研课”活动。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娟老师莅临指导。
4月12日上午,螺岭一部与莲城学校、湖贝小学进行了结对研课活动,共呈现了2节结对研讨课。
首先是螺岭学校一部肖西瑶老师为大家呈现的音乐课——《噢!苏珊娜》。肖老师以欢快的声势活动导入,揭示课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歌唱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对比等方法,解决弱起及节奏难点。在小组合作与创编中,巧妙融入节奏卡片这一创意教具,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创编动作,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与表演欲望。本节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节课是莲城学校郭蜜老师的《蜗牛与黄鹂鸟》。郭老师以身体律动为导入,解决本课难点——切分节奏。用猜谜语的方式揭示课题并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故事。在歌曲学习中,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中的角色,为唱好和演绎角色奠定基础。在拓展环节,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小音乐剧表演,让学生化身成为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间的对话与互动,让学生深刻领悟歌曲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与不懈追求的坚韧品质。
4月25日上午,螺岭(二部、过渡校区)与布心小学、人民小学进行结对研课活动,共呈现了3节结对研讨课。
首先,布心小学吴俊媛老师为大家带来《蜗牛与黄鹂鸟》一课。吴老师以本节课的切分节奏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解与示范,为学生铺设了理解歌曲结构的基础。随后,她引导学生深入角色,通过朗读歌词来体会角色内心,还鼓励学生亲自演绎歌曲中的蜗牛与黄鹂鸟的角色,将抽象的音乐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表演。
第二节课是螺岭学校毛琪老师的《当太阳落山》。毛老师巧借节奏声势律动与敲击非洲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用电子鼓点节拍器贯穿课堂,稳定节拍。在歌曲学习中,运用分乐段学习,解决了歌曲中的弱起、呼吸的教学难点,运用力度记号激发情感歌唱。南非自然风光景色及风土人情的视频播放,激发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创编与表演的热情,深化了对歌曲情感内涵的感知与领悟,实现了知识运用与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升华。
最后,为大家呈现的是人民小学刘佳老师。在《凤阳花鼓》教学中,刘老师抓住第二声部的节奏特点,依次加入旋律、歌词及敲击乐器,导入凤阳花鼓课题,并用视、听、奏、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歌曲,层层递进,让课堂气氛活跃。
两场校际结对研课盛宴,共同见证了5位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凭借独特的教学视角与深厚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们踏上了音乐的探索之旅。
研讨中,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娟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出点评。首先,张老师夸赞螺岭学校音乐常规教学扎实有效,学生的唱、奏、演等音乐素养体现得淋漓尽致,并肯定了授课老师的专业技能,教态从容,语言轻松自然,教师能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并运用数字技能赋能我们的音乐教学。同时,张老师也给老师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释放学生天性,让学生的主动学习多一些;教学中不能先预设问题,走流程,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会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能力。
此次研课不仅是教师间的技艺交流与碰撞,更是对音乐教育本质的深刻探讨与实践。至此,本次校际结对音乐研课活动圆满落幕,期待我们下次相聚,再续教育华章!
撰稿:许诗茹、毛琪
图片:谢雨纯、陈燕云
审稿:李鲁红、张俊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