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下午,罗湖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数字化赋能”教师小课题开题论证会在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小学部会议室圆满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促进小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为罗湖区教育的数字化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区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肖仕扬、新秀小学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刘均才、仙桐实验小学德育主任李玉子以及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小学部负责人谢鸿儒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由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莉莉主持。她首先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活动的背景与目的。
随后,肖仕扬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向成功通过评审的课题主持人表示祝贺,并期待这些课题能够深入研究,从区规划课题逐步迈向市级课题的高度。肖老师强调,在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她鼓励教师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开题评议专家肖仕扬、谢鸿儒、刘均才、李玉子共同为现场20位课题主持人颁发了立项证书。这不仅是对课题组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研究的鼓励和期许。
在汇报环节,围绕数字化背景与数字化赋能,各课题主持人依次上台,从小学英语、科学、道法等多个学科进行了精彩的开题汇报。这些课题紧密结合了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极具创新性,展现了罗湖区数字化教育的巨大潜力。
专家们对课题汇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位课题主持人的陈述,仔细记录着关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的要点和想法。
在评议指导环节,专家们对课题汇报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和建议。谢鸿儒副校长对课题的创新性、框架与陈述方式等进行了评议,并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前后的对比研究表示了期待,同时强调了行文规范的重要性。
刘均才主任肯定了课题的新颖性和前沿性,认为针对性强、落脚点好,并就课题内容规范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字化手段的操作与实施方式提出了建议。
李玉子主任结合过往经验,强调了行动与落地的统一,就课题的研究视角、系统性、阶段策略以及跨学科的内在联系论证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课题主持人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认真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本次“数字化赋能”教师小课题开题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展示了罗湖区教育系统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前瞻视野,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罗湖区教科院的引领下,“数字化赋能”各课题组必将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罗湖区乃至全市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分会场承办单位的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重视,将深入聚焦数字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罗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撰稿:吴玉婷
供图:吴玉婷
审核:陈莉莉、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