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2024年深圳市罗湖区首场劳动教育课例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红桂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红桂中学承办。广东省教科院劳动教研员梁惠燕老师、罗湖教科院劳动教研员肖骥辉、红桂中学党总支书记詹云南、副校长赵敏、副校长何彤以及各区内学校的老师们与会研讨。
展示课上,红桂中学青年教师金林带来了一堂题为《称重有妙招,自制小杆秤》的劳动课。金老师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结合了物理学科的杠杆原理知识,带领同学们从真实情景出发,一起学习、实践,当堂制作小杆秤。在小组合作制作的过程中,通过过程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反思,针对实践中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从而使学生的操作顺利进行。经研究讨论后,小组劳动实践完成度得到大幅提升。操作最后,学生们共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收获了劳动技能和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劳动价值观。金林老师从真实情境出发,结合学生学科知识,完成了一节生动精彩的劳动课。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深圳市红桂中学党总支书记詹云南致欢迎词,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活动有所思、有所行、有所获。深圳市红桂中学德育主任郑蕙云就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进行分享,让劳动教育基础课“立”起来、拓展课“实”起来、探究课“强”起来、融合课“通”起来、研讨课“评”起来,向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学校劳动教育新样态努力发展。
评课环节,深圳市滨河实验中学王诗伟、深圳市向西小学喻艳芳对金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王诗伟老师认为本课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课堂情境真实、示范维度多元丰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深圳市向西小学喻艳芳老师从真实情境、学科融合、问题导向、同伴学习、落实素养、以劳树德这六点进行了点评。
广东省教科院劳动教研员梁惠燕老师也在线上参加了此次研讨,她高度评价了金林老师课例,认为这是一节有实践性、目标性和操作性的好课,从本节课就能看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为红桂点赞。她认为整节课环环相扣,落实扎实,生成性强,学科关联性强。特别是课上金老师针对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组织教学,做到了个别指导和全体指导的统一。同时,梁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思考和一些可行性建议。
最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肖骥辉对本场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她首先高度评价金林老师的课堂,从教学设计精巧、目标达成轻巧、课堂环节完成规范、学科融合凸显等八大方面分析了本节课,肯定了课堂上老师通过小杆秤的制作引出的公平公正意识。同时也针对教学语言的设计、劳动文献的学习等方面对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培训。肖老师强调,当前,我们要着眼于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在全面推动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一起向未来。
劳动砺心智,协作助成长。今后,罗湖区各学校将持续聚焦劳动课程建设及实施、优化多元评价体系、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优化罗湖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观”的决心,全面精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罗湖建设“三力三区”贡献力量。
图:谢吉
文:胡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