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上午,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怡景小学和深圳市东昌小学协办、深圳市莲南小学承办的深圳市“中华诗教”标杆校、试点校成果展示暨罗湖区“中华诗教”融合式联研活动在深圳市莲南小学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面向全市现场直播,深圳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白皛、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陈小波、罗湖区教科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主任张静、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刘琴宜、罗湖区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学校领导嘉宾以及各校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深圳市莲南小学副校长魏薇担任活动主持。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一曲《诗经·小雅·采薇》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在同学们灵动的吟唱声中,莲南小学莲馨校区风荷吟唱团的吟唱剧震撼出场,展现了莲南小学的诗教风采,彰显了罗湖区乃至深圳市的诗教成果,正式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活动伊始,第一批试点学校的校长分别作经验分享会。深圳市怡景小学校长苏涛提出学校定位“小而美”的诗意化教学,将诗歌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合理规划课程建设,融合学科教育,融整各类资源,以此提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创建诗意校园。
深圳市东昌小学校长许春生以诗教作为“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切入点、创新点和突破口,借诗词之力创设诗意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校园诗意盎然的氛围,使学生们耳濡目染感受诗词熏陶,达到培诗词之根,传承美德涵养人格的最终目标。
深圳市莲南小学校长冯永则以《池上有荷迎疾雨,新风万点入风荷》为题,从独特的视角分享了莲南小学探索和实践诗教路上的三个故事:一台吟唱剧的故事,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一本诗集的故事,促创作回到生活现场;一名学生的故事,以课程掀起诗词研究的热潮。他表示,莲南小学将继续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致力于“让孩子拥有诗人那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的诗教探索。
紧接着,张静从“课题立项、课程规划、师资培育”三个方面对罗湖区“中华诗教”培育模式进行了阶段汇报。通过视频回顾的方式介绍了七期“诗教研修文会”开展情况,从专家讲座培训,到青年教师研习,罗湖诗教骨干教师的教师正茁壮成长,成为诗教的中坚力量。她寄语全区小学语文老师,愿每位中华文化传承人都能够“不负春阳传雅韵,共擎星火继诗情”。
随后,深圳市莲南小学语文教师周海燕为与会教师带来一节精彩的诗教课《浪淘沙》。课堂上周海燕老师以《秋词》引入,主要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知人论世,拓展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和其他诗词,感受“诗豪”刘禹锡的豪情壮志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活动最后,白皛高度赞扬了罗湖区诗教区域教研的样板效应,高位设计、贴地而行,才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他从吟诗、作诗、知人论世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诗教对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浪淘沙》为例,对“诗教”和“教诗”进行阐述,强调“诗教”的育人功能,点评课例巧妙地引入“联想”、“想象”与“知人论世”的诗教策略,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态度的思考,对内心感发的表达。他殷切希望“诗教”教育者能够将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田。
古诗词教学是“诗教”不是“教诗”,学诗能得法还能育人,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人格的教育,有生命感发的体验。本次活动在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的交流研讨中圆满落下帷幕,丰富的活动内容让与会老师们收获颇丰。未来,在罗湖区教科院的指导下,莲南小学将继续发挥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标杆校”的引领作用,与各兄弟学校一起,以诗为径,润心育人,将诗意的种子播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悉心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静待罗湖区小学语文“诗教”之花的盛放。
文:王颖
图:朱缨
审核:范婉琳、黄立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