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罗湖教育同香港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文化共建,加强粤港姊妹学校教育交流,增强香港少年对祖国的向心力,深圳市莲南小学与香港姊妹校金钱村何东学校开展了“深港两地学子同上一堂课”活动。2023年5月11日下午,香港金钱村何东学校的44位师生在深圳市莲南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锡雄、副校长魏薇、副校长孙瑶等一行人的陪同下进行参观访问,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粤港澳教育研究部负责人朱艳出席本次活动。
他们首先走进了莲南小学莲馨校区,绿植区的迎客松、莲花造型的背景墙、师生共建花园等一一映入眼帘,莲南小学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自然扎根,自在舒展”的办学理念得以精彩呈现。
莲南小学被评为首批“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试点学校”和“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标杆学校”,午读时分,校园内外余音缭绕,诗意浓浓,全校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古诗词吟诵,经典流传,蔚然成风。穿过诗画长廊,循着悠悠的吟诵声,来宾们在莲莲视界前驻足,欣赏了风荷吟诵团带来的吟唱剧《诗经·小雅·采薇》。走进二楼社火马勺微缩博物馆,形制各异、交相辉映的马勺脸谱令来宾们大饱眼福。别具一格的吟诵表演和璀璨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赢得了现场来宾的广泛称赞,大家纷纷表示,再次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参观结束后,何东学校师生与莲南小学行政代表齐聚会议室,对两地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双方对粤港两地的办学特色和多彩的课程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宾主双方都感到此番交流受益良多。来访师生们全程热情高涨,收获满满,体悟到了深圳教育管理的深邃与无穷魅力。
接下来,深港两地学子同上一堂课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在莲南小学本部校区举行。语文教师刘文慧执教《诗经·邶风·凯风》、数学教师陈志鸿执教《确定位置》、音乐老师王誉执教《牧场上的家》、美术教师张梦颖执教《模仿画家画一画》,老师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两地师生丰富多样的互动构成了课堂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一场高质量的教育实践,对两地教师而言,这是教育理念互相碰撞的契机;对学生而言,更是一次别样的课堂体验。
上课伊始,刘文慧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图文游戏引出诗题,借此简要介绍《诗经》的历史和“凯风”的含义。在通晓文本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在声声吟诵中让孩子们不断体会“拳拳慈母爱,悠悠寸草心”的浓厚情感。
《确定位置》一课中,陈志鸿老师以教室座位为学习载体进行建模,在多次认知冲突的生成与化解的过程中,带领两地学生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陈老师用粤语讲授“数对”的历史由来,并鼓励粤港两地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王誉老师通过优美的律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意境,从而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音准节奏,以小组合作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创编多姿多彩的肢体语言,让孩子在愉快的课堂中感受音乐的美和生活的美好。
张梦颖老师以学生模仿秀视频作为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各种别出心裁、奇思妙想的模仿画逐一得到了呈现。
下课后,参访团一行来到五楼报告厅,两地学子同台展演,切实增强了深港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香港师生带来了手钟合奏表演《欢乐颂》,而后莲南学子上台同奏,同学们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共同演绎,呈现了粤港两地同胞心连心的情谊;四(7)中队的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吟唱表演涤荡着在场每位师生的心灵,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沁人心脾,展现了莲南学子的良好艺术修养。
活动现场其乐融融,两校师生互赠礼物,这小小的礼品承载着深港学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两地学子分别表达了对彼此的祝福,共同许下了美好的愿景,愿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携手进步,共同成长。
最后,副校长魏薇致辞,对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三年前,深圳市莲南小学与香港金钱村何东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因为特殊原因我们无法见面相聚,但线上交流、书信来往,我们用真心真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一条凝聚爱国情感的纽带,更是一座心心相通的文化桥梁。
朱艳表示,“深港两地学子同上一堂课”活动见证了罗湖“深港教育互动”的美好时刻,既是罗湖区粤港澳姊妹学校结对交流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香港青少年国情研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更是“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发光、发热、开放、包容精神的高度体现。
推动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莲南在行动。此次活动为深港学子之间的教育交流互动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丰富的校园参观、课堂体验及文化交流活动中进行多元化的沟通与合作。加强粤港姊妹学校教育交流,结合两地自身办学优势,推动优势互补,引导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历史视野与国际视野,增强两地同根同心的民族认同感,进而拉近深港两地师生心灵的距离,莲南小学在跨区域教育合作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文:范婉琳
图:朱缨
审核: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