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罗湖区举办小学语文“集团校际融合式立体教研”第一期之识字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螺岭教育集团和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承办,其开展大大激发了全区语文教研、教学的新动能。
本次活动以识字教学为主题,设课堂教学、评课论坛和专家发言三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环节,景贝小学魏艳老师执教一年级课文《操场上》,她通过“字卡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巩固提手旁、足字旁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汉字音、形、义联系的认知,并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看图片读等形式夯实识字任务。魏老师还巧设“课间操”“拍球员”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游戏和儿歌创编环节,增加课堂趣味。
仙桐实验小学张榆晖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她以“昆虫王国”为引入,创设“我就是小虫子”的大情境。在识字教学环节,她从“股”字入手来引导学生了解月字旁字族,发展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趣味表演读和有层次的对比读,让学生融入情感体验,感受“小虫子”的喜与忧,师生共同编织了一堂充满生机的童话课堂。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韦入歌执教二年级课文《中国美食》。韦老师以中国美食地图和为导入,将语文要素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她巧设“多样食材我会选”“烹饪方法我知道”“中国美食我来做”“推出中国美食菜单”四个教学环节,从认读到观察、从类比到归纳、从拓展到运用,不断夯实识字任务,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这一堂情境式、任务驱动的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生活味和文化味。
在议课论坛环节,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评课。怡景小学周飞老师指出,低年级识写课堂应呼唤字卡、词卡等传统教具的回归,帮助孩子加强生字识记;靖轩陈瑶老师和湖贝蔡春老师均提到要在教学中树立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意识,有效整合教材资源;桃园刘倩茜老师认为,课堂真实情境的营造是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服务的;景贝高历老师把识字教学比作“广东功夫汤”,需一点点“煨”出来,由浅入深地从字到词到话再到段,为不同学生提供学习汉字的支架和扶手;仙桐实验小学李玉子老师表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复现生字,为学生创造与字词见面的机会;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李林全老师则从写字教学这一角度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写字教学要关注写前指导、教师范写、课堂练习和写后评价每个环节,将写字教学教得扎实。
活动最后,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张静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这一次活动为罗湖小语人打开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天窗”。张主任进一步强调,识字教学有四个注意:教学要符合由易到难的学生认知规律,以拼音为扶手,以词为基本语境单位;识字方法要多样,渗透生活识字法;要恰当处理教学时二会字和四会字教学的“轻重”问题;低年级应紧抓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以读代讲,发展学生语感。此外,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老师们也要关注五个基本要求:关注笔画、笔顺的准确性;关注字的占格、起笔位置和间架结构;课堂多给学生预留写字时间;对写字类作业要要求高,及时评改反馈;同时,要将写字姿势的引导贯穿到学生每一次提笔写字的时刻。
教有所获,研有所得。随着罗湖集团校际教研的深度融合和各位专家、优秀教师的精准引领,罗湖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文/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