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罗湖区教科院“优秀科组”评选考察组在张海洋主任的带领下,一行8人莅临罗湖外语初中学校(以下简称“罗外初中”),参加学校“优秀科组”申报评选汇报会。学校党委书记肖继宏、副校长王艳芹、怀集跟岗校长陈逢瑞、部分中层干部、科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了活动。
副校长王艳芹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的学校教研和实践的成果汇报。她指出,学校坚持以“五定四研究”教研机制为基础,推动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家庭协同功能。在课程方面,学校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目前已开发二十多门特色课程,覆盖多个学科与跨学科领域。在教师发展方面,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区域“三个一工程”联动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形成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研团队。
语文学科组组长陈晓红以“立德树人,深耕教研”为主线,展现了一支“既有创新活力,又具经验沉淀”的卓越团队。科组依托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和“青蓝工程”等机制,构建起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有序的教师队伍。近年来,组内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学生学业水平持续提升。此外,科组还积极拓展贯通课程、融智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实践,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创新意识。
英语学科组组长秦玲汇报了科组在“跨文化理解与语言实践融合”方面的探索。组内开发了系列跨文化主题课程和拓展活动,如“西游记跨文化解读”“英语戏剧工坊”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演讲、配音、写作等赛事,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科组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命题能力及竞赛辅导水平的提升,通过跨校教研、专题培训等方式,持续强化学科团队的专业影响力。
物理学科组组长蒋国用聚焦“实验教学与AI赋能”的双线推进策略。科组积极引入数字化实验手段和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并每年组织开展“中兴物理实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动手热情和科学探究意识。组内多位教师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实验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屡获表彰,校本教材已正式出版,体现出扎实的学科功底与创新能力。
化学学科组组长苏铭浩以“夯实基础、激发创新”为宗旨,积极构建“教学—研究—实践”良性循环的教研文化。科组借助思维导图、家庭实验、化学文化周等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与学生参与度,学业质量表现持续优异。组内注重资源共享与青年教师培养,依托智能平台实现备课资源系统化管理,多项课例、作业设计在区内推广,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
历史学科组组长肖仕扬以“传承·创新·超越”为主题,汇报了科组在团队建设、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组内注重老中青衔接和跨校交流,开发了“中华党史探寻”“海洋文明之旅”等多门融合课程,并积极开展研学实践与议题式教学探索。科组在竞赛、论文、课题等方面表现突出,反映出深厚的历史素养与教学反思能力。
考察组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表示,罗外初中各科组教研工作扎实、系统性强,尤其在青年教师培养、资源共享、创新实践等方面成效显著。专家建议,学校应进一步推动教研组从“优秀”走向“品牌”,在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课程创新等方面继续深化,形成具有区域示范意义的教研品牌。
此次汇报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罗外初中的教研实力,也折射出罗湖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实践追求与创新风貌。学校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继续深化教研机制建设,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范例。
文/李一凡,图/刘晓
一审/黄家玲
二审/李丹、刘玉婷
三审/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