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系统—情感—智慧”四期探索后,深圳市翠园文锦中学班主任思享会持续深化育人实践。第五期至第七期活动以“多维管理”“信任伴行”“多元赋能”为主题,通过鲜活案例与创新策略,为“育大格局华夏人、育创新型科学人、育发展型时代人”的育人目标注入强劲动能,构建起立体化、有温度的德育新生态。
第五期:多维管理,智爱同行
本期思享会三位老师从不同维度分享班级管理智慧。欧嘉玲老师分享四年带班经验:初期帮助学生适应校园,中期用制度强化班级基础,后期通过“表扬小进步+智能工具沟通”联动家长,实现“严而有爱、忙而有序”的班级管理。陈婉玲老师独创“公平冷处理平衡术”,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建立“三方对质+家长三级响应”事件处理机制,配套“去焦点化座位策略”降低负面影响。她设计的“AI班级优化大师”德育积分系统,通过增量式表彰将班级表彰覆盖半数以上学生,学生行为问题明显改善。李鑫老师倡导“心平气和的班主任哲学”,借鉴优秀教师“自习课优先”的理念,用“彩虹式夸奖”强化教师期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父母般的耐心+平常心态”化解管理焦虑,让学生在鼓励中焕发向上动力。
第六期:以情育人,信任伴行
两位老师以“信任与陪伴”为核心,用真诚搭建师生联结。王新建老师摒弃“强装威严”的做法,通过陪学生打球、聊天、参与体育锻炼等日常互动,践行“一腔热爱,一份宽容”的理念,以“先陪伴后教育”的方式构建信任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信赖的伙伴”。陈一菲老师面对“男生多、基础弱”的班级,从“相信学生”出发,发现“一句‘状态不错’能换来两周课堂安宁”的教育契机,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实时奖惩+公平处事”维持公信力,带领班级多次荣获“文明班级”称号,语文成绩实现后进生清零。
第七期:多元赋能,成长共筑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构建,三位班主任探索出多维联动的育人新路径。程赛老师构建“安全为基、表扬为桥”的治理体系:首创“班级超级打架处理流程”,使问题学生从频繁冲突者转变为主动调解者;通过“夸夸卡”“夸夸墙”“值周奖”等仪式化设计,让后进生学习实现进步并荣获4次表彰的突破,诠释了“表扬是教育的另一种语言”。李荷君老师通过建立“科任教师+校领导+同事+家委”协同网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在期中考试中实现29人进步、89人次获奖的突破,彰显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智慧。彭怡晶老师创新班干部培养机制:以“观察铺垫-职责细化-实践锤炼-反馈激励”四步法,打造出能自主管理的班委团队,使班主任得以专注教学主业,诠释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管理哲学。
从制度创新到情感联结,从个体智慧到团队协同,翠园文锦中学第五期至第七期班主任思享会呈现了学校班主任“在困境中寻方法,于细节中挖价值”的育人实践。这些基于真实班情的策略,既彰显“相信的力量”“陪伴的温度”,更凝聚成“多维协同、精准施策”的德育共识。未来,学校将深化思享机制,为实现育人目标筑牢德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