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本中的矿物知识遇见璀璨珠宝,一场融合科学与艺术的研学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展开。2025年5月29日与6月19日,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此探寻宝石从原石到珍宝的蜕变奥秘,开展一场匠心独运之旅。
一、行前:知识奠基
科学、美术教师协同设计课程。科学课梳理岩石矿物特性与宝石形成原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出发;美术课则解析珠宝设计中的灵感与元素,提升美学感知。同时,老师们还引导学生熟悉平板,学习PBL平台的操作,为研学之旅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究:解码蜕变
踏进博物馆,学生们首先来到了“自然之宝”展区,他们手持学习单,对比矿物标本,观察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科学老师引导他们通过晶体结构等判断形成条件,小组协作总结宝石级矿物的共性。
紧接着,学生们来到了“设计之光”与“物佩之美”展区,将焦点转向工艺。学生在这里近距离欣赏作品,惊叹于珠宝传统工艺的精巧与现代技术赋予的璀璨,直观理解原石蜕变背后的科学智慧与匠心。
三、研讨:户外碰撞,深化认知
带着博物馆内的观察收获,学生们移步至场馆外的空地。这里已布置好便携式小桌椅。各小组迅速围坐,结合学习单上的任务,展开热烈讨论。他们梳理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交流对宝石形成条件和蜕变过程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协作完成学习单并推选代表,进行精彩的展示汇报。在这轻松的氛围里,学生们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巩固。
四、创意:AI设计,诗歌代言
研学高潮是AI珠宝设计与诗歌创作。最后,学生们进行了“我的珠宝设计”活动,提炼偏好,借助AI工具围绕“色彩、造型、材质”生成设计图,展现独特美学理解。
设计完成后,学生提笔为作品谱写“珠宝诗歌”,凝练意象,将自然之美与设计巧思化为诗行。展示环节中,小组代表分享理念并朗诵原创诗歌:星空系列用蓝宝石诉说永恒,诗句歌咏友谊长存;花卉主题借各色宝石展现缤纷,诗歌吟咏美好生活。每件作品因视觉与诗意的交融而焕发生命。
五、回响:多维成长
学生们带回了详实的学习记录、创意设计稿,更有赋予珠宝灵魂的诗行,以及跨学科思维的提升。此次研学成功搭建课堂与现实的桥梁,促进知识迁移与能力进阶。红岭小学将持续深化跨学科项目,创造多元学习场景,丰富“匠心课程”,助力学生成长为科学求真、艺术尚美、技术创想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