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的热烈氛围中,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的美食文化节活动刚刚落下帷幕。这场活动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难忘的美食体验,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2025年6月16日,为了总结活动经验、深化内涵,并为后续项目式学习资料的整理与完善奠定基础,学校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美食文化节与项目式学习”的班主任沙龙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班主任的积极参与,大家围绕美食文化节活动展开热烈讨论,分享经验,碰撞智慧,共同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新路径。
一、美食文化节回顾:精彩纷呈,收获满满
美食文化节活动期间,校园内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学生们在班级摊位前忙碌着,展示着他们精心制作的美食。各班级以独特的主题为引领,将美食与文化、创意紧密结合,呈现出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学生们不仅在活动中品尝到了各种美味佳肴,更在亲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班主任沙龙碰撞:经验分享,智慧闪耀
沙龙活动中,杨美艳老师率先发言,她详细阐述了班级在美食文化节活动中的主题确定过程。杨老师介绍道,班级主题的确定是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和投票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在相关准备工作方面,杨老师分享了班级如何分工合作,从食材采购、烹饪工具准备到摊位布置,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在美食节当天,班级如何组织展示、让学生体验美食制作,杨老师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她指出,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美食制作,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赵楚欣老师则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式学习方案的各个模块具体要求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项目背景、目标设定、任务分解、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多个维度,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式学习方案。赵老师强调,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她的分享为在场的班主任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模板,让大家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常悦和陈洁琪老师也分别分享了她们在美食文化节中的独特做法和宝贵经验。常悦老师提到,她在班级中引入了“美食文化小课堂”,通过讲解不同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学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洁琪老师则分享了她如何引导学生在美食文化节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提炼:深度探索,匠心独运
通过本次班主任沙龙活动,大家收获颇丰,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激励年轻班主任继续学习,40岁以下的班主任们将在期末结束前,参照模板撰写一个项目式学习个案,合力建构并丰富学校的“匠心课程”。他们将以美食文化节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项目式学习方案。这些方案将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共同展望新未来:立足实践,丰富内涵
本次班主任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总结美食节活动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启发,红岭小学的老师们更加明确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向和路径。未来,红岭小学将继续探索项目式学习在校园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式学习将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美食文化节活动虽已结束,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在持续发酵。通过班主任沙龙的深入探讨和经验分享,不仅为项目式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在未来的项目式学习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成长,学校的“匠心课程”能够更加丰富多彩!
通讯员:李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