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由罗湖区教科院组织的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简称:SEL项目)广东省区域学科贯通研讨会暨“五地联研”活动,在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报告厅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社会情感学习学科贯通,构建和谐共融教育生态”为主题,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广东省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教授、《中小学德育》主编王清平,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郭轶,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部主任、德育教研员王莉,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吕军,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嵇明霞,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苏清敏校长、校领导和教师一行18人,以及罗湖区参与项目的主管校领导、教师和各中小学心理教师齐聚一堂。汕尾陆丰市、肇庆怀集县、潮州市潮安区、江西宁都等帮扶结对单位通过直播同步观看,形成了“四地联研”的跨区域教育交流格局。活动由红岭小学黄倩怡主持。
一、罗湖经验:构建心理健康与学科融合的“双向贯通”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吕军系统地分享了区域实践经验。罗湖区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融合”为横向贯通课题,将SEL的3项6维18个能力点与学科教学深度结合,开发了包含教学目标、方法、评价的融合模板。例如:物理课《能量守恒》类比“心理能量管理”,引导学生理解情绪转化;英语课《GoodNews,BadNews》融入积极心态培养,教会学生应对压力;科学课《造船》聚焦团队合作与抗挫折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情感能力。
此外,罗湖区还通过纵向贯通构建了小初高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出版操作指南,形成了“横向学科渗透+纵向课程衔接”的立体化实施路径。
二、红岭小学:SEL项目“6+1”新模式
红岭小学党总支书记刘锋阐述了学校在社会情感学习(SEL)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刘书记介绍,学校在广东省项目组负责人王清平教授和区教科院指导下,将SEL理念融入“向未来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创新构建“6+1”SEL实践模式:
“6”是指在六个层面充分落实:在发展规划上,理念引领,融入社会情感学习内容,构建“以生为本”新样态;在队伍建设上,专业筑基,通过师德建设、能力提升、专家指导、全员覆盖等举措,形成“知行合一”新力量;在校本课程上,扎根学情,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夯实“舒心课程”新体系;在学科贯通上,全员渗透,将SEL能力点拆解到各学科,丰富“情感培育”新内涵;在学校氛围上,双线驱动,硬件软件齐发力,营造“和谐融洽”新文化;在深度合作上,多维联动,开展家长赋能、医教结合、社会联动等活动,创设“协同育人”新生态。
“1”是指突出“个性辅导”一个重点: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位学生“对症下药”。对特殊学生安排个性化课程,开展同质性小组课;进行学生SEL能力评估,成立危机干预小组;通过多元评价,从多方面分析评估学生SEL能力,已取得初步效果,家长满意度高。
三、课例示范:音乐课堂中的SEL贯通创新
红岭小学杨苏雅老师现场展示了一节三年级音乐SEL贯通课《木瓜恰恰恰》。杨老师以“雅趣四步”教学法(雅启-雅探-雅创-雅融)为框架,实现印尼民歌教学与SEL的深度融合。课程通过“印尼水果市场”情境创设,以“身体律动法”突破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难点,引导学生完成本土水果歌词创编与角色扮演。学生在歌词改编、乐器创编中体验“欢快情绪表达”,在小组分工与“三明治评价法”(肯定-建议-鼓励)中渗透自信培养、合作意识及文化理解,最终通过甘美兰音乐文化对比升华跨文化尊重意识。
在本节课中杨老师巧妙地将SEL理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自我认知、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等能力,展现了学科教学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创新范式。
四、专家视角: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升华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处副主任德育教研员王莉以“深入探索、深度提炼、深情指导、深切期待”总结区域实践,强调SEL项目与全学科育人理念的契合性,肯定红岭小学课例“让情感教育自然融入课堂”的示范价值。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郭毅在发言中以“魔法药水”比喻SEL的融合价值:“它能点石成金,让各学科从知识传授转向心灵成长。”她特别肯定红岭小学的“舒心教育”氛围,指出杨苏雅老师的课例“让旋律与情感共振”,同时建议课堂设计应“更关注生成性,为学生个性化绽放留出空间。”她强调SEL项目的终极目标是“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被看见的幸福。”
广东省项目组负责人王清平教授高度评价罗湖实践,认为其“为SEL学科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王教授指出,此项目的初衷是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并得到多方的大力支持,使其不仅成为校际交流,更惠及更多人群;红岭小学在项目中的探索,特别是6+1模式,非常具有内涵与特色。王教授强调,社会情感学习并非增加师生和学校的负担,而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使学校的管理和整体效能实现更快速的几何倍数增长,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王教授特别赞赏杨苏雅老师的《木瓜恰恰情恰》音乐课,认为课堂耳目一新,将社会情感理念融入其中,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科渗透的模板;她详细分析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特色,包括创设情境、雅探要素寻情、抒情和文化认情等环节,并指出整个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社会情感学习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最后,王教授期待深圳市罗湖区、清远清新区以及其它项目区校在此项目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在学科渗透中更好地体现社会情感,并希望项目能有形成更多的成果、取得更好的收获。
五、未来展望:构建SEL教育生态共同体
本次研讨会不仅呈现了SEL学科融合的多元实践,更凝聚了区域教育同仁的共识。正如王清平教授所言,SEL项目虽临近收官,但育人探索永不止步。未来,各参与地区将继续深化校际合作,提炼课例成果,推动SEL理念在更多学科、更多学校落地生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奠基,共同构建和谐共荣的教育新生态。红岭小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继续深化SEL项目实施,推动学科教学与社会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构建和谐共融的教育生态贡献力量。
文稿:龙丹照片:黄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