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深圳市天文台张昶博士(哈工大博士后,《DK》审校专家)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明月几时有》的月球天文科普讲座,带领大家一同探索月球的奥秘。
【图解月球】从起源、月相、日月食到地貌的全维度科学解析
讲座伊始,张昶博士便以直观的图示为钥匙,开启了“图解月球:从起源、月相、日月食到地貌的全维度科学解析”的精彩篇章。在月球起源的讲解中,他将目光聚焦于主流假说“大碰撞说”,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月球形成的天体撞击理论,让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那场震撼宇宙的大碰撞。谈及月相规律,张昶博士结合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清晰地点明了满月前上半夜可见、满月后下半夜可见的观测规律,使原本抽象的月相变化变得生动形象。在日月食原理的讲解中,他巧妙地对比了日食(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与月全食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分阶段演示光影遮挡过程,让师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日月食这一神奇天文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而当介绍月球地貌时,张昶博士通过实景图示,将环形山、月海、月陆等独特的地表景观一一展现在师生们眼前,还原了月球“荒原式”的美学特征,让大家对月球的表面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探月逐梦】从全球成就到中国“绕落回”战略的深度解析
随后,张昶博士带领师生们回顾了近代航天时代以来各国的探月成就。从人类最初对月球的遥想,到如今近距离的探索,这一伟大跨越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张昶博士重点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从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到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再到嫦娥五号完成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彰显了我国在探月领域的雄厚实力和稳步推进的决心。科学家在探月旅途中,发现月球上潜在的能源资源,如氦3被认为是未来可控核聚变的理想燃料,具有巨大的能源开发潜力。
【月问・启思】讲座互动环节的科学对话与探索热忱
讲座尾声,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张昶博士精心设置了学生提问、专家解惑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各种关于月球的问题,如,“新月是不是就是月全食?”“月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张昶博士耐心地逐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激发了他们对月球探索的浓厚兴趣。
“月球探索·启迪未来”,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把点燃梦想、激发探索热情的火种。红岭小学将持续整合优质社会资源,开展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具深度的科学教育活动。相信在未来,这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们,将带着对宇宙的向往,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通讯员:黄娟香,摄影:黄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