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微风拂过校园,红桂小学的操场与教室化身劳动教育的大舞台。5月26日至30日,一场以“劳动创造美,实践促成长”为主题的劳动学科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从动手实践到智慧协作,从传统技艺到现代环保理念,千余名学生以汗水为墨,在劳动中书写着童年最生动的成长篇章。
5月27日至29日下午,校园变身紧张而欢快的劳动技能竞技场。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比赛项目梯度设计、妙趣横生:
自理自立我能行!一二年级的萌娃们屏息凝神,稚嫩的小手翻飞。系鞋带比赛现场,孩子们专注地将彩带穿入孔眼,打结、拉紧,动作虽显稚嫩却无比认真;整理衣物区,小选手们迅速将凌乱的衣服叠放平整,那份专注与条理赢得老师频频点头。
巧手慧心初养成!三四年级赛场气氛更加热烈。缝纽扣比赛考验着耐心与指尖的灵巧,针线在布面穿梭,一枚枚纽扣被稳稳钉牢;整理书桌比拼则是对规划能力的考验,文具、书本在孩子们手中迅速“各归其位”,整洁有序。
协作致胜见真章!最吸睛的当属五六年级的团体鞋柜组装拆卸赛。三人小组,分工明确,研究图纸、传递部件,默契配合,争分夺秒。当一个个稳固的简易鞋柜在合作中诞生,掌声与欢呼响彻赛场。这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淬炼。
5月30日的“劳动学科游园会”将活动周推向高潮。七八个融合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的主题体摊位,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乐园:
指尖上的非遗传承:“木版年画”摊位里,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滚墨、拓印,感受朱红纸张上跃然而出的古朴韵味;“京剧脸谱”摊位中,素白脸谱在学生们的细心描摹下,被赋予斑斓色彩与个性灵魂,国粹之美在笔尖流淌。
智慧榫卯的千年密码:“木艺巧匠”内,孩子们面对传统榫卯小凳构件跃跃欲试。在反复尝试中,他们领悟“凹凸相合”的精妙,惊叹于古人不着一钉一铆的建筑智慧,双手拼装的不仅是一件家具,更是对匠心精神的触摸。
墨香里的文明印记:“活字印刷馆”前排起长队。孩子们小心翼翼排列活字,均匀刷墨,覆上宣纸轻轻按压。当亲手印制的《少年中国说》《沁园春·雪》清晰呈现,油墨清香中,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发明。
环保达人“甜蜜”出击:人气最旺的当属“绿色驿站”。学生们需准确完成垃圾分类挑战,才能赢得自制棉花糖的“入场券”。孩子们认真辨识、精准投放,“环保小卫士”们不仅收获了旋转出的甜蜜云朵,更将绿色生活理念根植心田。
“这次活动周,我们努力打破学科壁垒,让劳动教育变得立体鲜活。”我们看到,孩子们在缝一颗纽扣、拼一次榫卯、印一张年画、分一次垃圾的过程中,锻炼的不仅是动手能力,更是专注、合作、创新、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汗水浸润的体验,远胜于书本上的千言万语。深圳市红桂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血脉的探索,正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点亮一条充满泥土芬芳与创造欢欣的实践之路。
文/葛培杰
审核/张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