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下午,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组织六年级43名学生前往洪湖公园落羽杉林,开展以“洪湖落羽杉:亿万年的湿地之美”为主题的校外实践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每周半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真实情境学习”为核心的跨学科实践,依托洪湖公园59.15万平方米的生态空间,融合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创作中解码落羽杉的生存智慧,践行生态保护使命。
活动前,学校精心组织了动员会,由赵楚欣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洪湖落羽杉林的基本情况和活动意义。抵达洪湖公园后,韩慧琴老师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落羽杉的历史与生态特征。落羽杉起源于侏罗纪晚期,距今已有3000万年历史。洪湖公园的落羽杉林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落羽杉群落,绵延近2公里,共有2000多株。每年秋冬季节,落羽杉林色彩斑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洪湖公园也因此成为深圳市的网红打卡地。
活动中,43名学生分为7个“寻杉小队”,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科学探究。学生们运用“形色”APP识别植物特征,使用pH试纸、温度计、放大镜、卷尺等工具测量湿地水质、树干生长情况等,分析落羽杉的生态适应性。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学生们发现落羽杉偏好微酸性水质,其羽毛状叶片结构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在观景台,孔老师引导学生们观察落羽杉特殊的呼吸根(俗称“膝根”),并通过AI技术辅助探究其生态功能。
在艺术创作环节,学生们将科学观察转化为创意作品。有的用落叶拼贴落羽杉形态,有的设计环保书签,还有的创作湿地保护宣传画。分享会上,六(6)班学生分享道:“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了落羽杉的生态智慧,更感受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六(1)班学生则期待更多走出校园的学习机会,让生态观察与科技思维碰撞出创新火花。这场自然与艺术的对话,不仅让环保理念扎根心间,更展现了少年们用创意守护生态的赤诚之心。
活动不知不觉接近了尾声,本次活动负责人郭华老师谈到:“对于小学生而言,研究落羽杉不仅能帮助他们近距离观察自然,增强生态认知和环保意识,还能通过跨学科学习(科学、语文、数学、艺术、信息技术等)提升综合能力。”本次活动是匠心课程的生动体现,红岭小学将秉持“向未来·为孩子一生奠基”办学理念,推进“每周半天计划”,把课堂搬到自然,让学习跨越学科,用科技赋能观察,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通讯员:韩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