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罗湖区音乐学科校际结对研课活动第二十二期(高中组)在翠园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跨校教师协同研讨、课例示范与专家引领,深化了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为区域美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罗湖区音乐学科品牌教研活动,本期结对研课汇聚翠园中学、罗湖高级中学等6所高中音乐教师,开展深度教研。区音乐教研员张梅全程指导,强调:“结对研课打破了校际壁垒,通过资源共享、智慧共生,推动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创新’。”
深圳市美术学校周文豪老师执教的《少数民族民歌》鉴赏课,成为结对研课成果的生动呈现。课程以蒙古族、维吾尔族民歌为样本,创新采用“文化溯源+数字赋能”双线教学,通过《辽阔的草原》等作品,引导学生从调式特征、节奏型态解析音乐语言,结合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等要素,揭示“长调抒草原之阔,木卡姆融丝路风情”的文化密码;课程中,运用倒计时游戏化工具量化学习成效,借助AI音频分析技术可视化旋律走向,使抽象的民族音乐理论具象可感;学生分组完成“长调即兴填词”“民族节奏型重组”等任务,在协作中深化对非遗音乐活态传承的理解。
区教研员张梅总结指出:“结对研课让教师从旁观者变为创造者。今天这节民歌课的成功,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罗湖外语学校提供维吾尔族民俗资料,美术学校分享非遗舞蹈素材,行知职校贡献数字化工具应用经验,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
文:周文豪
新闻审核人:未知
分享(包括微信):
本新闻图片集:
新闻搜索[可按学校搜索]: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