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深圳市红岭小学亲子团走进东湖公园,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自然导赏活动。家长与孩子们沉浸式观察公园内的特色植物,畅享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
【探秘东湖公园的“植物居民”】
本次活动由红岭小学精心组织,特别邀请自然教育导师晓霖老师和梅子老师带队,聚焦东湖公园内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植物展开深入讲解。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公园小径上,亲子团首先来到滨海景观区。同学们惊喜地发现,那些看似松针的木麻黄枝条,实则是特化的茎干。晓霖老师生动地讲解道,这种来自澳大利亚的常绿乔木,以其独特的节水特性成为沿海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
转过小径,一棵树龄逾半世纪的古榕树巍然矗立。梅子老师指着垂落的气生根告诉同学们:“这些‘胡须’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为小鸟安家。”同学们仰着头,仔细观察这棵“独木成林”的城市守护者。
在勒杜鹃花丛前,同学们蹲下身来,在老师指导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那些艳丽的“花瓣”其实是苞片,真正的花朵藏在里面。这个发现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纷纷讨论起深圳市花的独特之处。
【动手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
除了植物观察,活动还精心设置了实践环节,让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棕榈园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亲子家庭体验用棕榈叶制作“自然扇子”,触摸着坚韧的叶脉,感受热带植物的独特质感。活动还设置了自然笔记和树叶拓印环节,同学们用画笔记录观察所得,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自然艺术品。
“原来植物这么有趣!”六年级的学生举着自己制作的树叶拓印作品兴奋地说。不少家长也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同学对自然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次活动是学校“爱心课程”的重要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红岭小学未来将持续推出系列自然教育活动,致力于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和环保意识,让同学们在生活实践中汲取知识,真正实现快乐教育、健康成长。这场东湖公园的自然科普之旅,不仅是一次植物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的亲密拥抱,为同学们播下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种子。
德育处供稿、德育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