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罗湖外语实验学校举办了本学期首期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青研社”活动。本次活动在教科室副主任刘文静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全体青研社成员汇聚一堂,共同踏上新学期的教研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学校党总支书记朱海珊发表致辞。她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改革的先锋队,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期待大家以‘青研社’为舞台,紧跟教学改革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立足教学实践,深耕科研创新,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朱书记还向青年教师提出了三点期望:深耕课堂、聚焦问题、协同合作。
随后,教科室主任陈星言对“青研社”活动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围绕“课题研究方法与规范”进行了专题培训。她从申报文件的解读、研究热点的把握、课题名称的确定以及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例强调了“问题导向”和“学术严谨性”的重要性。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分组讨论。全体成员根据“数智赋能”、“自主学习单设计”、“项目式学习”等研究方向被分为七个小组。组长带领组员们围绕选题、分工及研究计划展开了热烈的头脑风暴。各小组结合学科特色与实际教学需求,初步拟定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中,本期“青研社”活动圆满结束。
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深化了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激发了探索教学创新、拥抱数智化教育的热情。本学期,罗外实验“青研社”将继续结合学校课改实践,分小组开展项目研究,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新征程中实现专业进阶。
下一期活动中,各小组将围绕选定方向,从课题名称、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课题设计汇报。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教学创新、拥抱数智化教育的热情。
在教育科研的深耕中,罗湖外语实验学校始终将教师成长视为核心战略。为此,学校构建了“三维立体化”培养体系:教师在“数智赋能”“项目式学习”等课题研究中掌握最新教育理念,在“自主学习单设计”等实践中锤炼研究技术,在持续反思中深化专业认知。目前,学校已打造出一支品质优、专业精、创新强、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