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清晨,晨光穿透春寒料峭的空气,在滨河小学的操场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六(3)中队迎来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国旗下展演,这场以“惜水护源,我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既是一堂生动的环保实践课,更成为镌刻在毕业季的成长印记。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六(3)中队中英文双语朗诵《生命之水》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队员们的发言掷地有声,他们身后飘扬的国旗与手中色彩斑斓的节水标语形成强烈呼应。在废弃KT板和环保纸盒改造的创意作品里,有用麦穗拼成的“滴水成海”,有用鞋盒贴出的“蓝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各种材料编织的地球造型和水龙头滴落的“水”,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生命轮回的寓言——“当最后一滴清水从指缝间溜走,我们是否还能用眼泪浇灌干涸的河床?”
当“Everydropcounts”的童声与“我是清新的雨丝,陪伴飞驰的高铁,把时间赶追。”的中文诗句交织回响,不同语言的韵律里跃动着相同的赤诚。舞蹈《生命之水》的蓝纱在风中舒展,孩子们用肢体构建起奔涌的河流、晶莹的雨滴,最后一个定格动作中展开的节水标语,让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拧开水龙头时,不应只看到清澈的水流,更要看到背后稀缺的资源、无数人的守护,以及未来可能干涸的危机,陈玉莹老师带领六(3)中队用行动书写答案。同学们将废旧纸箱化为“滴水成河”的立体海报,用糖果包装盒拼出“地球的眼泪”,在手提袋上写下“节约用水,让世界更美好”的约定。她号召全体队员们节约用水,我们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缩短一分钟淋浴时间就能节省12升清水,用淘米水浇花每周可节约40升水。就像这些标语牌,用废弃物创造新生,当我们把珍惜变成习惯,珠江的每朵浪花都会记住滨河学子的担当。
在这次展演活动中,六(3)中队用诗歌诉说水的故事,用舞蹈演绎生命的律动,——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表演,而是滨河小学少先队员对自然的郑重承诺,用行动诠释了“惜水护源”的真谛,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今天的“惜水护源”不是终点,而是收获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化作行囊,带着“清澈的担当”奔赴更广阔的江河湖海。
文:六(3)中队
图:六(3)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