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深圳市罗湖区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活动在深圳市桂园教育集团桂园中学举行。桂园中学校长刘云燕、副校长黄晟、龙华区初中历史教研员李红梅、深圳市肖仕扬名师工作室成员、福田区甘立杰名师工作室成员、盐田区董辉名师工作室成员、龙岗区邝旭东名师工作室成员、罗湖全体初中历史全体教师现场出席活动。此次教研活动是一场跨区联动盛会,设置了课例展示、课例研讨、名师分享等多个环节,四区名师共聚一堂,以协同创新推动历史学科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黄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从活动意义、环节设置等角度肯定了此次教研对历史学科的推动作用,并对与会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课例展示环节,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福田区名师甘立杰,执教中考一轮复习《盛世与危机》。他以中国历朝历代疆域变化的视频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上围绕四大探究任务展开教学,贯彻大单元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探究为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亮眼的是,甘立杰还站在全球视野下,结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让学生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碰撞的事件。
桂园中学科组长蓝嘉玲、滨河实验中学科组长邱有娇在研讨环节发表了听课感言。蓝嘉玲认为课例围绕核心概念重组教材,采用探究式方法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思考,培养了历史核心素养;同时强化纵横向联系,扩展学生历史视野,为初三复习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邱有娇称赞这堂课是精心设计的高效课堂。课程理清单元主线脉络,体现出任课老师强大的逻辑思维和整合能力。针对核心知识设计如何有梯度的问题,甘立杰能引导学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从知识点延伸到家国情怀,实现了知识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为初三复习课指明了方向。
名师分享环节,龙华区初中历史教研员李红梅,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盐田区名师董辉,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龙岗区名师邝旭东三位名师分别从复习备考、教学设计、命题实践三个角度作专题分享。
李红梅在分享时从“吃透课标、玩转课堂、紧扣课本”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她认为,教师不仅需要关注课标中的课程内容,还应深入研读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部分。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可引入生动故事,借助AI技术等手段为课堂赋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打造有序、有料、有效的历史课堂。除此之外,李红梅还重点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备考建议:首先,要统筹规划日程表,提前做好时间安排;其次,在备考过程中深入研究真题,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理解题目;最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失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做到“大视野备考,精细化落实”。
董辉以“基于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历史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方法。他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包括打破教材固有单元整合学习内容、提炼大单元概念、把握教学关键问题、创设主题情境等内容。同时,他还分享了“一所大学和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和“万里长城万里长”两个优秀课例,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素养,进而实现历史教学设计的主题化、情境化、问题化。
邝旭东以“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试题命制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在分析深圳往年中考题和适应性题目的基础上,总结深圳历史命题特点。他提出,深圳历史试题注重考察新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出情境化、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上升的特点。为适应试题变化,邝旭东认为,教师需变革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需整合教学内容,落实核心要点,通过创设主题和情境,以材料呈现、问题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关注“教—学—评”一体化,做一名给学生带来温暖和力量的老师。
活动最后,深圳市肖仕扬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湖区初中历史教研员肖仕扬进行总结发言。她高度赞扬了与会名师的无私分享。她强调,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以学业质量标准考量课堂的重要性,在完善课堂教学的同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评价。此外,她表示,教师还需要深入理解新课标话语体系,学习新教材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论。她鼓励老师们以名师为榜样,深耕课堂,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职业生涯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文:桂园中学历史科组
图:李若一
审核: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