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惠风和畅,深圳市罗湖区叶粤丽名校长工作室授牌仪式暨首次集中研修活动在书香浓郁的北斗小学隆重举行。活动邀请了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祥云教授、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陈小波、叶粤丽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为罗湖教育打造新质教育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伊始,主持人组织了一场温馨而有趣的“破冰行动”,每一位成员以“星星”之名进行发言,并送出一颗糖果给下一位成员,相互激励,传递教育美好。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叶粤丽致欢迎辞,她向与会的领导、专家教授和工作室全体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以《课程领导力提升与“群星”课程联盟行动计划》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工作室概况、研究课题、发展规划、成果方向。她鼓励工作室成员“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万千丘壑。”“何为中国青年?是以理想为马,挥鞭启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正值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好时机,为重塑新质区域教育生态贡献力量。工作室聚焦课程领导力研究主题,创构“群星课程”,结合区域贯通培训课程开发、教师五环一体培养机制、育人方式变革之项目式学习、融智课堂等改革举措。研发一人一校一课程方案,开发校长案头工具盒子,形成《学校治理地图-课程篇》,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名片。工作室的建设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工作室建设试点阶段;成员、学员基地诊断与深入研究阶段;深化提升阶段;总结展示阶段,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校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陈小波在授牌仪式上作指导讲话,他指出名书记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是罗湖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队伍的有力探索。叶粤丽名校长工作室为全体成员打造了专业成长的摇篮、教育思想碰撞的平台、教育改革创新的引擎。他希望工作室明确职责定位,提高工作室的课程领导力,加强工作室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室的特色;他激励全体成员在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提升一以贯之的学习力,加强对教育的理解,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得益彰,扩大工作室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讲好工作室的教育故事。
在热烈的掌声中,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祥云教授、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陈小波为罗湖区叶粤丽名校长工作室授牌,仪式简约而庄重,象征着工作室从蓝图迈向实践的新起点。
张祥云教授做了《教育家精神与AI时代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他深入分析当下“AI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他阐释了教育家精神是我国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并从教育家精神的内在根源、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教师成长的三重境界等三个方面展开讲座,还分享了教育家潘懋元大先生的感人教育事迹。张教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代与经典相结合、AI与人文相结合、当下与未来相结合,给予深刻激励和启发。
罗湖区叶粤丽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将是深耕教育沃土,探索教育真谛的根据地;将成为培养未来教育家,孵化教育创新成果的摇篮,这不仅是教育智慧的沉淀与传承,更是一次教育理想的集结与出发。未来,工作室将凝聚多方力量,以实践探索打造新质教育,为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工作室成员邵嫦娥
图:梁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