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是中学生家长谈论最频繁的话题之一。12月27日晚7点,罗湖区优秀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师、拥有十五年带班经验的李亮萍老师,在布心中学图书馆与三十多位家长倾心畅谈《如何面对青春期叛逆》问题。
“做了父亲和做了母亲,这是人的第二次降生......”著名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名言,瞬间把家长们拉入了对孩子们成长的深刻回忆。紧接着,亮萍老师又用一个非常浅显有趣的比喻——对马、牛、羊、猴的重要性依次排队——带领在座家长们梳理了家庭、夫妻、亲子关系,特别说明“平衡的夫妻关系”对解决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父母最为卑微的时刻,往往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际。”一段引起大家共鸣的视频引导大家正式进入“如何面对青春期叛逆”的探讨。青春期本质,其实是孩子们的“第二反抗期”,是人生成长的必然阶段,这一阶段的反抗来源于孩子们身体和心灵的巨大变化,从而对于阻碍其“自由生长”的一切力量产生对抗,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是青春期亲子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因而,青春期带来的并不应该是“麻烦”,父母如何看待青春期的叛逆,是解决青春期亲子矛盾的关键。
“青春期,是早期教育的缺陷补救期。”亮萍老师这一观点令人茅塞顿开。她如数家珍的列举了自己多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处理青春期孩子叛逆行为的实例,同时鞭辟向里的剖析了每一个人物、事件背后的含义。青春期孩子跟父母对话,更在意的是父母的态度,而不一定是说的“对或不对”。青春期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平等”看待,尊重他们的隐私和个性。
孩子们的叛逆,情绪的波动,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孩子们的问题就是照应家长问题的一面镜子,更多的是要从家长自身去查找原因。尤其是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了对孩子的超级“控制权”,反观孩子们只能十分无奈的接纳,因此青春期的叛逆在一定程度具有积极正面的色彩,是成长的突破,是独立的觉醒,是离开父母、超越自我的第一次亮相。亮萍老师深情的提醒家长们,相对而言,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成功”,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希望家长们珍惜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施加积极的影响。
处理青春期亲子矛盾,亮萍老师给在座的家长们出了以下建议:
1、把要求的、命令的语气变成商量。
2、将孩子视为同事或朋友。
3、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学会分忧和担责。
4、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
5、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相关家庭背景。
6、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向,尊重并欣赏其兴趣。
7、信任孩子,家长的话不要太多。
8、关注孩子的善良、成功和负责任。
从根本上来说,解决青春期叛逆问题,在于父母给孩子“正确的爱”:亲自陪伴比单纯的物质提供更重要,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人品,比培养能力更加能够决定命运。一段青春期孩子的演讲视频,让家长们无不陷入沉思。视频中的孩子激动的表达了同龄人的心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并不是对父母“不爱了”,而是更爱的开始。孩子挣扎在自身成长与父母过多干涉和要求的矛盾中,此刻,父母应该学会恰到好处的放手,积极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对孩子多一些善意的理解和友好的回应,一定能处理好孩子们青春期叛逆的问题。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在互动环节,家长们还普遍反馈了对青春期孩子网瘾、沉迷手机等问题的焦虑,亮萍老师也耐心做出解答和建议,她认为没必要完全“禁用手机”,应该尊重孩子使用手机的客观需求,“触网”是当代青少年成长不可缺的一部分,网络上也有很多有益的资源,比如许多孩子通过教学视频自学了很多课内课外的知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约定、建立使用规则——温和的疏导胜于严厉的禁用。精彩的讲座让到场的每一位家长都获得了成长,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和交流要多一些。
布心中学通讯小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