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书本是学生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学生的书本。今年9月以来,深圳市翠茵学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每周半天计划”文件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行走+”等活动,以区域资源为保障和依托,因地制宜设计课程,把课堂延伸到教育基地、社会场景,让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11月6日与13日,深圳市翠茵学校联合罗湖区东晓街道禁毒办和罗湖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了一次“行走+法治”课,走进市戒毒所开展“无毒青春,携手同行”主题活动。
翠茵学校的师生们怀着好奇与庄重的心情走进市戒毒所。讲解员细致地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毒品种类,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恶魔,有着五花八门的伪装。而毒驾体验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吸毒后驾车的恐怖,那是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当了解到吸毒对人体的危害时,不禁毛骨悚然,它能摧毁人的健康,让原本鲜活的生命变得千疮百孔。对家庭而言,吸毒就像一场噩梦,破坏亲情,让家庭支离破碎。从社会层面看,它引发犯罪,扰乱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大敌。同时,师生们也学到了防毒技巧,可以在毒品的侵蚀面前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一位学生说:“毒品太可怕了,它就像一个恶魔,能把人的生活完全毁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坚决对毒品说不,还要当禁毒小卫士,守护我们的校园和社区。”一位家长也说道:“这样的宣传形式特别好,让孩子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种实地参观和亲身感受的活动,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比如制作有趣的禁毒动画、短视频,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禁毒知识。”参观结束后,此次“行走+法治”课程仍在延续。学生们纷纷拿起笔,撰写心得体会。他们在文中表达了对毒品危害的深深震惊,以及对健康生活的珍惜。
翠茵学校以“行走+”为课程开发模式推行“每周半天计划”,认真开展了学生调研、家长调研、周边资源调研、课程规划等工作。此次,走进市戒毒所是首轮开展以“行走+法治”为专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在活动前期,学校精心组织了校内禁毒主题班队课。课堂上,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真实而触目惊心的素材,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毒品是万恶之源,必须坚决抵制。禁毒主题项目式学习也在校园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禁毒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究。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深圳市翠茵学校秉承“让童年更美好”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挖掘校外优秀课程资源。作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阅读+法治”、“行走+法治”的普法新模式,始终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强化“法治”成效。与此同时,翠茵学校充分发挥区域思政课程、廉政课程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红色寻访、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等校外实践活动,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桌延伸到自然,打造行走的、有风景的社会课堂,让学生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收获,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