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一直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课题,随着学生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以及给青少年及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了恶劣影响,针对师生和家长的预防学生欺凌教育刻不容缓。
为了进一步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深圳市滨河小学于2024年9月23日至26日成功举办了以“四方联合,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预防校园欺凌主题周的教育活动。本次教育周活动,学校联合罗湖区检察院、罗湖区人民法院所以及新围社区工作站共同推进,旨在增强全校师生及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同学间友好相处,提升预防校园欺凌的家长认知度,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本次主题周活动,学校首先邀请罗湖区人民法院法官叶云副主任、新围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专业讲师为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和互动问答,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和思考,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经历。有同学提到“我曾经笑话过别人,当时那位同学哭了”。显然,同学之间随意的语言和行为,如果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就会带来伤害,往往是害人伤己,最终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伤痕,破坏同学间和谐的关系。
此外,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特别组织六年级全体学生参与预防欺凌主题话剧《灵魂的赌约》。主题句描述了两位男生之间发生的欺凌事件,包括肢体欺凌、网络暴力、关系孤立等内容,并邀请本校学生参演部分角色,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学习。尝试用所学习的预防欺凌方式化解冲突,改变事件发展和结果。授课老师分享,大多数的欺凌事件都有旁观者在场,但是只有5%的旁观者会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鼓励大家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灵活干预欺凌事件的发生,就可以制止欺凌发生。从理论到实际的场景体验,让学生们更深刻的明白预防校园欺凌,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最后,学校特别针对一年级全体家长,邀请罗湖检察院检察官、深圳市滨河小学法治副校长陈宇玲主任开展《校园欺凌零容忍》主题讲座。从司法检察、法律的角度,为家长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陈述的校园欺凌的概念,讲述校园欺凌带来给当事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后果,以及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特别强调,作为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避免冲突。如发生冲突,及时与孩子沟通,观察其情绪变化和异常行为,给予充分的安慰和支持,同时与学校老师积极沟通,运用双方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机制,妥善处置。如果事件性质恶劣,超出协商处理范畴,则需要寻求公安机关的介入,寻求法律的支持。
此次校园欺凌主题周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校园防欺凌教育的实践,更是对构建和谐校园、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次有力推动。未来,深圳市滨河小学将继续联动多方力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师生教育引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成才。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校园净土!共同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文:曹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