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至9日,罗湖外语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北常率彭乃尚、聂华、刘丽娜、纪静萍、孙唯迪老师等奔赴一千多公里外的广西最西端的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开展了教育教学帮扶和资助学生系列活动。
此次帮扶活动包括中考指导、常规课示范、学生资助等内容。
党总支书记张北常代表学校与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的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向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捐赠了一批中考体育训练的器材,彭乃尚老师向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赠送了语文阅读资料。
在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中,五位老师根据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的需要,分别在基础复习、作文、化学计算、历史复习、常规教学等方面给那佐苗族初级中学的老师做了指导,给学生上了很有针对性的复习课和常规示范课,给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的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像下了一场及时雨,对提升学生的中考应考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聂华老师的讲座《夯实基础行稳致远》,从“精研考试大纲,精准制定计划,我的语文教学,紧抓学习习惯,重视几类学生”五个方面与文科老师进行了分享交流。聂华老师的讲座内容聚焦新课标与教学改革,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文化意识的增强等,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有平时教学,又有中考复习,针对性实用性很强。还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让教师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彭乃尚老师针对初三学生作文写作的实际,给初三学生上了一节题为《怎样才能写出高分作文》的作文指导课,彭老师从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入手,告诉学生要想得高分,必须懂得情绪价值,写出老师喜欢的作文,写出评卷能给你加分的作文,并从写作步骤、中心思想确立、选材、构思、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支招,并强调一定要把本课堂所学到的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课后,同学们都表示在中考中有信心写出高分作文。
刘丽娜老师的初三化学的“计算专题”课一是注重情境设计。她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天这一新闻引入,设计一个整体情境,化学与航天结合,暗合了新课标的多科融合的特点。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和小组评级。课前先给学生分好组,选出组长。课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跟踪评价加分,课程结束时评出优秀小组,发了纪念品。三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做题发现问题、互助讨论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理解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纪静萍老师的数学课——《数据的离散程度》,借助“数学兴趣小组参观工厂,想了解产品质量”这一生活情境,让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探究活动,推动学生进行思考。一开始研究如何选择哪个机床生产的零件精度越稳定,承接旧知——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引出新知——稳定性,导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再探究“选机床A和机床B”,通过设置一系列逐渐深入的问题串,引发一个个冲突,让学生在试错的过程中,调动旧知,逐步引出方差的概念。学生在情境的牵引下思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听课老师们认为通过由形到数逐渐量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堂好课。
孙唯迪老师的历史课梳理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线索,以小组合作互助的方式展示了学习成果。在家国情怀的价值目标上做到用时政情境升华课堂,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此外,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老师还参观了广南莲城镇岜夺小学,了解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西部山区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位于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90公里,是西林县最偏远的一个中学,大部分学生为苗族同胞。自罗湖外语实验学校与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罗湖外语实验学校每年都由领导带队,跨越山海,坐车颠簸十多个小时,行走八九十公里的山路,无数次往返大山与深圳之间,深入学校开展全方位的帮扶,使这个大山深处的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办学条件等有了显著的变化。
同饮一江水,粤桂一家亲。不以山海为远,不以天涯为遥,山路再弯,也阻挡不了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帮扶热情,而且这种帮扶深情一定会一直延续!我们深信,有了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大爱与情怀,两校一定会携手谱写出更加美丽动人的东西部协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