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精神,罗湖音乐学科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校际结对研课活动。4月9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罗湖外语初中学校和松泉实验学校音乐科组在港中大(深圳)附属礼文学校录播室举行罗湖区音乐学科贯通式校际结对研课第二十期第二十五组结对研课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邱怡老师进行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课例展示。第一节课是由礼文学校黄琤琤老师带来的八年级欣赏课《春江花月夜》,黄老师以配乐加上诗歌朗诵的形式导入,通过听辨乐器音色、模唱乐曲旋律、民族调式旋律创编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不同主题的音乐特点,领略中国音乐文化的意境与内涵。
第二节课,由罗湖外语初中学校的陈亮老师展示了一场八年级歌唱课《我和你》。陈老师以亲和力十足的语言表达和扎实的演唱功底,牢牢地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陈老师的课围绕2008年奥运会展开,并结合了08年发生的世界大事记,做到了多学科融合,拓展了同学们的眼界,用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了这一整首歌曲。
第三节课,由松泉实验学校的熊家辉老师带来一节八年级戏曲欣赏课《姹紫嫣红》。熊老师通过昆曲的“唱腔”、“舞蹈身段”、“伴奏乐器”、“曲词”、“行当”五个角度,向同学们全面展示了昆曲的魅力,并在拓展环节加入了昆曲与京剧的对比,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课程的最后,熊老师还引导大家思考昆曲该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
随后活动进入到第二部分——专家指导。首先三所学校的音乐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邱怡老师从新课标理念下对三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三位教师的音乐教学素养以及在音乐教学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后通过“节奏感”、“音高感”、“结构感”三个方面对三节课需要精炼和提升的部分进行了细致指导。
本次的教研活动为罗湖音乐课组的各位老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让各个学校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音乐学科教师们的高质量发展和专业化成长,音乐教研的深入开展。
文:陈燕莎、黄琤琤
图: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