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而聚力,研而致远 。2023年12月20日,罗湖区教科院院长李春娥、副院长陈小波带领各学科教研员及怀集县教研员来到罗湖外语实验学校,开展课改视导工作,深入课改课堂,了解课改实践,指导课改方向。罗湖外语实验学校校长李国文、副校长代正洪、副校长李静及各学科组长及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欢迎仪式。李国文校长对教科院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学科专家给予教师们专业的指导,对罗外实验的课改探索提出宝贵意见。接着,教科室副主任陈星言向专家们介绍了半年来罗外实验对“自互课堂5+e”新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目前的进展及接下来的方向。欢迎仪式的最后,陈小波副院长讲话。他认为罗外实验的课改探索紧跟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走在了罗湖区学校课改探索的前列,实践真实且扎实。他希望教研员们结合目前的双库建设,在罗外实验发现人才,积极指导、跟进及推广。
第二阶段,深入课堂。教研员们在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的陪同下深入课堂,共随堂听取了25节课,涵盖了三个年级11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美术、信息。这些课堂充分体现了罗外实验的“自互课堂5+e”课堂模式的特点:在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单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堂检测,小结提升等环节,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同时,有了互联网环境及平板的助力,课堂的参与度及课堂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三阶段,评课反馈。各学科教研员与授课及陪同听课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对每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与老师们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新课堂模式下日常教学的困惑,教研员们也提供了一些宝贵建议。
专家领航倾囊授,多方蓄力再前行。罗湖外语实验学校本学期以来开展新课堂模式探索,学校从教室桌椅、黑板、互联网环境搭建等方面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学校还针对师生组织了多系列课改培训,定期推出各学科研讨课供全校老师观摩学习。学校希望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习在罗外实验的课堂上真实发生,深度发生,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教科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