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凉风送爽,11月14日,罗芳小学的校园内,一场关于中华诗教的研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活动很荣幸地邀请到罗湖区教科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莅临指导,罗芳小学副校长林晓霞、新秀小学副书记唐红亮出席,罗芳全体和新秀部分语文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为期一个上午的教研活动紧张而丰富。罗芳小学蔡安仪老师执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她的授课以图示诗,由景入境,情景交融,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湖畔。运用“去标点”、“变繁体”“改小篆”等多种方式锻炼学生开口诵读。蔡老师作为新教师,大胆开口示范吟诵韵调,激发起学生的吟诵热情。一问“有山有水还有何景?”,激发学生大胆联系,补充西湖画卷的留白处;二问“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原因,将苏轼“由心而及物”的喜爱之情巧妙阐明。新秀小学陈兰老师与罗芳小学四(2)班的学生合作完成边塞诗《出塞》的学习。考虑到这是学生们首次接触边塞诗,陈老师一开始就重点突出地解诗题——“塞”为“边疆”,“出塞”即为“远出到国家的边疆”。紧接着,陈老师以读代讲,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正确吟诵本诗,适时补充历史信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沉郁悲痛而又充满坚定信念的心境,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对诗人和诗句理解,跳出了课本,带领学生走向了古诗更深层次的世界。
两节示范课结束后,张静老师与全体老师共同探讨诗教并讲评课程。在讲到古诗吟诵与教学时,张静老师倾囊相授,从平仄押韵到诗教方法一一解读,借本次活动的两首古诗亲自示范吟诵方法,在场领导、教师积极跟学,学习热情高涨。接着,张静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两节示范课进行了讲评。张静老师对执教的两位老师赞扬有加,对勤恳钻研诗教的两校教师和表现优秀的罗芳学生也大加表扬。除此之外,张静老师针对两节诗教课进行了细化指导,凭借对语文教材与诗教知识的熟稔,驾轻就熟地提出授课整改思路与建议,令在场老师茅塞顿开,受益良多。
在两校领导、语文课组的通力合作下,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在这次的交流活动中,两校教师获得诗教方面的专业成长,在教学中互促,在研讨中共进,期待两校今后更加深远的合作共学,共同开拓罗湖诗教的新篇章。
撰稿:吕航
摄影:吕航、林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