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思巧合作,互帮互助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已经在当下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有效落实和推进小组合作、助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11月7日下午,布心中学青年先锋队第二梯队全体成员共研教学之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活动,教科室黄海燕主任主持活动,陈伟副校长出席指导。
培训伊始,黄海燕结合具体的案例,围绕“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定及作业的巩固落实、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的培训,强调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好课的前提条件,是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而研习案是落实“先学后教”的有效途径,研习案的编写需依照课程标准、学情设定,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与导向教师“教”,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黄海燕还鼓励成员们树立课题意识,将日常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转化为课题,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接着,青年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严婧瑶、文蓉、区立豪、张紫、梁珊珊、廖国廷、郑文惠、黄旭敏等8位老师依次展示小组成员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的困惑及解决方案。大家围绕“如何有效分组、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性、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等关键性问题贡献自我方案。如培养合作的习惯是开展小组的前提,教师应在班级建设小组合作文化,教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分组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等,合理分组,分工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开展讨论前教师应指令清晰,通过有梯度的问题链及借助多媒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性、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有效措施。激烈的研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精彩的分享,充分展现老师们日常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
最后,陈伟对本次研讨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前两周开展的新教师“成长课”表示赞许,认为新老师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学中能较好地落实学校的“研习思乐课堂”。今天的分享更看到了青年教师的思考力,鼓励大家保持教育的初心,在学习与思考中不断成长。同时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的目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学生意识及其课堂地位的改变,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共同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所以老师们须在这方面多作文章。二是要拓宽视野、加强教学研究,教师应精心备课,既要设计教师教的活动,更要设计学生学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好小组合作的框架,让规则先行,用班级文化引领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度。
道路虽远,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布心中学青年教师会紧跟时代潮流,在勇攀师者高峰的路上行稳致远,为孩子们护航梦想,育桃李芬芳。
布心中学通讯小组报道(文:甘依欣;图:程志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