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关于商请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涵》(深前指涵【2018】76号),按照《深圳市红岭小学与新疆喀什第十九小学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协议书》的要求,为更好地促进结对学校间的学习交流,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在党总支委员龙乐琴主任带领下,4位青年教师代表廖少君、缪梦丹、谌倩、陈泓锟老师,于11月6日至11月8日赴喀什第十九小学开展“同心共建”活动。
语文教师廖少君执教四年级《麻雀》一课,语文味十足,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层层递进,将习作指导融入课堂各环节,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朗读课文、梳理方法,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巧妙解决本课重难点。学生在廖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认真思索,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小练笔将所学变为所用,让学生的“学”真实发生。
科学老师缪梦丹执教的《让我们来“做”热气球》这节课中,通过让学生们亲手制作和放飞“热气球”,来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因。通过实验和研讨,喀什第十九小的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这堂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英语教师谌倩送课的年级为三年级。在喀什,三年级是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最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谌老师在这节《Myhairisshort》的课程设计上,采用灵活多用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采用新疆特有的葡萄进行课堂评价和奖励,以鼓励表扬为主,鼓励孩子们开口说英语,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数学教师陈泓锟的送课内容为人教版教材综合活动课《数字编码》,秉承着寓教于乐的原则,陈老师大胆创新教材,在以探案为情境,极大地激发了三年级孩子的探究兴趣。陈老师善用鼓励式评语激发学生思维:“会思考的孩子更聪明”“能大胆质疑真棒”“你真善于观察”等等,一步步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并充分体会到数字编码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完美融合。
示范课结束后,双方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互相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办法,提升了教学水平。
此次活动不仅让双方教师深化合作、互融共通,两校的孩子们也建立了深刻的友谊。桂园教育集团红岭小学三年级学生用写满祝福和友情的手抄报、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精彩的才艺展示等,表达着自己对喀什第十九小学的维吾尔族小朋友的情谊和期盼。
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此次两校“结对共建”,是交流也是合作,是双方教师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更是助力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合作。在今后的同心共建活动中,两校将从实际出发,建立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在互助合作中,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