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政教育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华英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美育人,在美的环境中让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接受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校师生到大自然中感受万物和谐共生。
2023年6月8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华英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建带团建、队建,举行了“行走的思政课:走进仙湖植物园,感受生态之美”的研学活动。本次思政课活动,在华英学校党支部第一书记叶剑华同志、书记陈敏同志带领下,师生一行分别参观了仙人掌与多肉区、小平手植树园区、香港回归纪念林、化石森林区等景点。
在仙人掌与多肉区,听讲解员的介绍,沙漠植物区占地1万多平方米,以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为主,该类植物主要产于美洲和非洲。它们的形态奇特,品位高雅,种类繁多,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新一类室内盆栽植物。芦荟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栽培。仙人掌类植物同兰花和苏铁类植物一样,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较为珍贵的种类有直径在80厘米以上的金琥,有高达6米,200年树龄的巨人柱以及拟态植物生石花等。同学们听后,感叹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们一定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在小平手植树园区,同学们兴致盎然,积极提问:这棵树有什么样的历史?陈敏书记为孩子们介绍了小平手植树的由来,这棵屹立在仙湖湖畔的高山榕是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1月22日到仙湖植物园参观时亲手种植的。高山榕树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均能茁壮成长。邓小平同志种植物的这株高山榕象征着深圳特区的建设事业也将像高山榕一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勇往直前,蓬勃发展。小平同志昔日手植的高山榕,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历程,也见证了这座青春之城一日千里的巨变。同学们了解到了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到深圳视察的故事,深圳的发展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陈敏书记激励同学们学习伟人精神,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在学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同时,感受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学习高山榕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随后,在大家唱着《春天的故事》,移步到香港回归纪念林景点。
在香港回归纪念林区参观时,有一个小姑娘让人印象深刻:当她随着大家的脚步到达香港回归纪念林,看到石碑上的题字时,她高兴地说道:“哇!这里真的好美呀!”同行的罗老师问:“美在哪里呢?”“看!那些树排列起来的形状就是中国地图,周围的小鸟在快乐地唱歌,绿林伴着鸟语,我们在林中欣赏,这难道不美吗?这就是书上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还明白了,刚刚看到的是1992年小平手植树,现在看到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这让我清楚地记下来了。”“那你知道香港回归意味着什么吗?”旁边的陈老师也问道。“我知道!这意味着祖国统一,因为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听到小姑娘质朴的话语,老师们听后感到非常欣慰,爱国教育已扎根学生心中。这就是这节思政课的意义所在:让学生能在美的环境中感知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从小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此次思政课研学活动,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师生一行满载而归。乘着歌声的翅膀,带着美好的理想与信念,相信华英学子们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将来为祖国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陈敏罗郁君
图/陈仍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