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推进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4月6日、7日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育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红桂小学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红桂小学协办,包括专家讲座、论坛沙龙、公开课展示、专家点评四部分,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楚瑞教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张远惠、罗湖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亚桥等参加活动。特邀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杨忠伟、深圳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晓东博士、研究员、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王俊璎、马志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周艳、罗湖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刘清岳、深圳市飞盘运动协会会长王念飞、深圳市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展望、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娓、林啟民和罗湖区中小学160多名体育老师参加。
4月6日,副书记陈楚瑞、副局长陈亚桥对活动进行致辞,陈亚桥副局长感谢广东省教师发展中心将此次活动安排在罗湖进行,为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了难得学习的平台,为我区各校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并对近3年来罗湖体育取得的成绩进行介绍。随后,杨忠伟教授作了《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专题报告,从近期的“热词”、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政策《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双减”下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讲述。学生体质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体质只表示一个人身体方面的内在机能和由这些机能所决定的现实状态以及综合反应,具有长期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而健康表示一个人身心、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因此我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同时他让我们明白了:体育运动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双减”让体育回归校园,而校园体育的重点在小学、难点在初中,肓点在高中,热点在大学。同时传递了运动健康的重要性,使参会人员增长了运动防护的知识,对于自身保护和保护他人有了新的认识。就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如何处理各类损伤以及日常身体锻炼等方面进行讲解,内容全面,知识点覆盖广,传授了许多未曾了解过的知识。王晓东博士作了《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体育健康课堂教学技能》报告,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敏感期)、练习目标、运动开始前的测试与评估、在校和居家的健康体能练习等问题展开;刘清岳、邓展望、王念飞分别登台就《五育并举、以体育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校园如何开展飞盘》等作精彩报告。随后杨忠伟、王晓东、刘清岳、邓展望、王念飞一起登台围绕老师们关心的体质检测、推广校园飞盘、克服运动场馆不足等关心和新时代体育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4月7日,林啟民、刘娓分别带来足球课和健美操课,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体现出享受体育、快乐运动、情绪高涨的精神风貌给观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信阳光的性格,运动协调性、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反应等,给执教嘉宾与观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一致好评!
课后马志斌、王俊璎、周艳分别进行评课。以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提供中肯而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结合展示课例,就理念与实践的贯通与落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此次体育教育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是对我校工作尤其是体育工作的肯定和鞭策,也是我校重视体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得到学生的欢迎和上级的肯定,2023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2022年被教育部评委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不同年级实行羽毛球、足球、健美操进课堂的方式,落实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的做法可行有效,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此次活动大咖云集,无论讲座、上课都有很高水平,为我区中小学校体育老师搭建了一个良好学习、对话平台,促进了我校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互鉴。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重视体育工作,让体育真正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活动获得了现场嘉宾及在线网友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