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深圳市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和罗湖区相关学科教研员来到深圳市桂园中学视导,通过蹲点听课、交流评课、教学巡查等方式开展高质量教研教学指导。专家的指点润物无声,让桂园老师如沐春风。
一.深入课堂精准指导
本次教学调研侧重于初三年级青年教师的课堂,教研员们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程度”,分专业深入班级听课,不仅关注青年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课后,各教研员分别与授课教师及相关科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一方面他们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点评,既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教学亮点,同时也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利用此次机会,对相关教研组教师进行了专业性的教学教研指导。
二.分科评课专业引领
市教科院语文学科教研员李燚鑫老师听了初三语文老师卞茜的备考复习课。对于本节课,李燚鑫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卞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依标施教,在教学组织中做到了“有人、有底、有心、有效”,能通过学生本位、教师妙引,让学生真正学到、学成、学好。
市教科院数学学科教研员林日福和罗湖区数学教研员洪飞听了初三数学老师刘诗雨的备考复习课《二次函数的应用》。林日福对刘诗雨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其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针对教学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市教科院英语学科教研员李睿听了初三英语老师宋懿洋的备考复习课《完形填空专题复习》之后,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本堂课做到了依标教学,老师能够基于语篇,创设情境,指向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但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挖掘,需重点关注学生的“三动”,即脑动、口动、手动,从而落实学生的“三会”,即会思考、会表达、会学习,最终落实学生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市教科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唐雪梅下听了初三道德与法治老师郭晶的复习课《权利与义务》。唐雪梅对本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本课秉承了新课标要求,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了自主生成知识的空间,而巧设命题任务,则为打破“课堂活动”与“知识达成”两张皮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市教科院物理学科教研员姚中化和罗湖区物理教研员谭振兴听了初三物理老师郑少平的复习课《浮力的测量》。教研员指出本课能够依据新课标确定学习目标,聚焦学科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侧重符合中考命题方向,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值得肯定。但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导时还需讲究教学艺术,增加课堂的活泼与灵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市教科院化学学科教研员卢天宇听取了初三教师赖梦非的复习专题课《水》。教研员首先对赖梦非在把握课程标准、中考命题方向、教师基本功、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评价方式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但还需在学生调动、复习课型的多样性研究、教学的分层式开展等方面加以提升。
市地理学科教研员张静听了黄金正老师的迎考复习课之后做出了点评,她认为本堂课亮点有三:一是能够依标施教;二是能以学生为本位;三是授课教师基本功扎实。基于此,张静还与地理科组各老师就新课标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从情境创设、问题链设置、教学逻辑性、材料选择的适切性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颜培辉和罗湖区教科院生物教研员周湘老师听了初二年级生物老师陈晓文的复习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教研员充分肯定了陈晓文在教学设计、教具准备、课堂调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利用本次评课机会,教研员也对生物科组的老师作了专业性的指导。
三.集中反馈助推发展
在总结反馈环节,市教科院各科教研员就学校教学教研的高质量发展,围绕着课堂教学、课堂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源,深圳市桂园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欧阳普全表示,学校定会在市教科院的指导之下,结合本校情况,以听课、评课、赛课活动为抓手,总结探索经验,打造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样本课例,培育学校的素养型课堂。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重视青年教师群体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竞赛促新”等形式推动青年教师精、准、深的研和高质量的教,让教师队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为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文:何琴
图: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