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罗湖小学、东方学校三所学校的音乐科组开展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校际结对研讨活动。活动以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由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音乐科组长李伯颂老师主持,三校音乐教师全部上线,全程参加此次教研活动。
此次校际结对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各校分别推荐一位老师进行模拟上课展示,全体老师在线观看;第二阶段,三位执教老师阐述模拟课例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第三阶段,三校老师们进行评课,谈观点、谈收获、谈问题、谈想法。
首先,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黄帆老师开场,她模拟上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10课主题单元《学唱中外儿歌、童谣》的第2课时唱游课《稻草里的火鸡》。黄帆老师的课堂采用教育戏剧中的教师入戏、镜面游戏、律动模仿、角色扮演以及乐器演奏等方法,打造教与学的新方式,营造出创生型、生成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崭新体验。小乐器的巧妙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用尤克里里自弹自唱,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风趣、幽默的个性特点。黄帆老师模拟上课的整体呈现令人耳目一新,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展示课为《恰利利、恰利》,由罗湖小学庄炎玲老师执教。庄老师巧妙地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们利用不同的场景把印尼的生活风貌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用音乐表现生活场景,音乐与生活完美结合。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教学中的节奏难点,并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音准概念,掌握了力度的变化处理。庄老师将低年级二声部的教学采用渗透式引入,把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第三节展示课为《捕鱼歌》,由东方学校杜津贤老师执教。杜老师的课堂导入很吸引人,通过对歌曲多次的听唱,让学生充分感受捕鱼的情景氛围。杜老师用水果小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音乐密码游戏来练习印度尼西亚歌曲的衬词,用非洲鼓为歌曲伴奏,很好地呈现了一个劳动场景。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劳动号子的特点贯穿始终,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课程非常有趣。
随后,老师们纷纷评课发言,高度夸赞三位上课老师在此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三位青年教师均能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做到教-学-评一致。最后结对研课组长、深圳市音乐学科名师,翠竹教育集团叶梅秘书长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和专业引导,从教师展示、教师素养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享如何去看、去评价一节好的模拟上课,让老师们对模拟上课的教研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校际结对研课,促进了校与校之间课程共研、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相遇不负,生命留痕。新的征程已在脚下,携手聚力,三校艺术科组将教科研扎根在课堂,为孩子们的艺术之梦寻找更好的教育。
(图:翠竹艺术科组/文: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