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五育并举”育人方针,深化跨学科融合教育,7月10日,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成功开展“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课程”,以“植物也有个性名片”与“建造蝴蝶博物馆”两大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仙湖植物园蝶谷幽兰区域,开启了一场寓教于乐的自然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实践中锤炼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绿意盎然的植物园中,“植物也有个性名片”项目组的学生化身自然观察员与设计师。他们细致观察叶片脉络、花朵形态,亲手描摹植物特征,将感性认知转化为艺术表达。随后,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精准查询植物学名、生态习性等科学知识,最终亲手设计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植物个性名片”。这一过程完美融合了科学探究、艺术表现、技术应用的多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自然美育与科技素养的双向提升。
“建造蝴蝶博物馆”项目组则赋予学生“馆长”重任,通过层层递进的四大主题馆挑战,构建完整的认知与实践链条。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学生系统学习蝴蝶生命周期、分类等基础知识,完成“蝴蝶科普馆”知识闯关,形成科学观念;随后在“蝴蝶AI馆”闯关中中,学生运用“豆包”、“元宝”等AI工具识别蝴蝶种类,在真实场景中深化信息检索意识与数字化探究能力。紧接着,学生来到“蝴蝶手工馆”动手制作蝴蝶元素手工扇,将科学认知转化为创意作品,激发艺术创意;最后在“蝴蝶标本馆”任务挑战中,学生亲手制作蝴蝶标本,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的“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课程”,以自然为课堂,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桥梁,生动演绎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基础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为促进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吴琼
图:梁钰珊
审核:钟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