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湖区文化馆(金岭分馆)的大力支持下,6月19日下午,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师生走进专业剧场,开展“微话剧如何成为读写提升的魔法钥匙”“每周半天计划”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专业场地与资源优势,通过沉浸式戏剧体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广东省阅读推广人李晓曦老师、学校卓卓副校长全程参与了活动。
活动以“剧场巡游”开启,学生们有序参观舞台剧场、音控室、灯控室等,专业戏剧演员珠果老师耐心讲解了舞台、幕布、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在戏剧演出中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灯光师老师现场演示多种灯光效果,让学生们系统了解舞台设备功能,学习灯光音响操作原理,直观感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话剧魅力”环节,通过赏析经典剧目《战马》片段,学生们不仅领略到话剧的艺术魅力,还了解了幕后制作的奥秘以及戏剧行业的多元分工。“剧本实验室”环节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竞选导演,分组完成编剧、演员招募,并迅速投入到5分钟微剧目的即兴排演中。排练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职责,相互协作,珠果老师在角色塑造、台词安排、舞台调度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最后的“全能演员营”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综合运用前期积累的读写技巧,将剧本转化为生动的舞台作品。他们不仅要通过台词和表演吸引观众,还要把握场景切换、情绪表达等细节,将文字描述具象化为视听艺术,在舞台调度中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在团队合作中锻炼沟通协调能力。同学们兴奋地说:“以前写作文总觉得没话说,现在写剧本,感觉故事就像在脑子里放电影一样,灵感源源不断!”还有同学感慨:“表演的时候,我真正理解了那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原来读书还能这么有意思!”每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他们在这场戏剧实践中,收获的不仅是创作与表演的乐趣,更是对读写的全新认知和热爱。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也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艺术审美、社会交往等多元能力的发展。
李晓曦老师表示:“看到孩子们在专业剧场里迅速成长,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这正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卓卓副校长则总结道:“感谢罗湖区文化馆的专业支持,让我们的学生能在真实艺术环境中学习成长。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艺术审美、社会交往等多元能力的发展。”她们为参与活动的学生颁发了“小小戏剧大师”的荣誉证书。
罗湖区文化馆(金岭分馆)为活动提供了专业剧场场地及设备支持,安排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并开放了舞台剧场、音控室、灯控室等专业空间。馆长丁振远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场馆的资源共享,为青少年艺术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活动开启了“馆校合作”育人模式,通过专业艺术场馆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搭建了全方位的成长平台。
此次微剧实践活动以“读写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将戏剧艺术与语文学习深度融合。通过剧本创作夯实写作基础,角色演绎强化语言感知,舞台呈现深化表达应用,形成“学—创—演—评”的完整闭环。未来,学校将紧密结合“每周半天计划”,持续探索此类实践模式,让微剧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艺术修养的“双引擎”。
(撰写:钟丽敏;供图:郑斌;审核: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