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深圳市东晓小学联合罗湖区人民检察院,为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预防校园欺凌”的法治讲座。作为东晓小学的校友,罗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邓舒华以法治副校长身份重返母校,东晓小学德育主任李红梅、驻校社工及50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通过法律解读、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为青少年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讲座伊始,邓舒华检察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为核心,清晰阐释了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学生之间蓄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造成人身、财产或精神损害的行为。”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她设计了“情景判断”互动环节:屏幕上展示不同场景图片,学生需以“举右手”表示属于欺凌、“双手交叉”表示不属于、“摊手”表示需进一步观察。同学们踊跃参与,或认真思考,或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邓舒华结合学生的判断结果,进一步剖析“双方力量不对等”“蓄意恶意”“实际损害”三大核心要素,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具象可感。
在解读《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二十一条时,邓舒华通过列举“打骂同学、散布谣言、故意损毁财物、恶意排斥孤立”等具体行为,警示学生:“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教室、走廊甚至网络空间,但法律和校园保护从未缺席。”她特别强调“沉默不是保护,而是纵容伤害”,鼓励学生遇到欺凌时通过“劝阻、报告、求助”等方式打破“旁观者效应”,并现场公布公安报警(110)、妇女儿童热线(12338)、深圳未成年人保护热线(12345-6)及检察服务专线(12309)等求助渠道,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讲座尾声,邓舒华以“三不”原则寄语学生:“不参与欺凌、不沉默旁观、不退缩逃避,每个人都能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从东晓小学走出的优秀校友,邓舒华的成长经历和职业风采深深感染了在座学生。讲座结束后,十余名同学手持笔记本,排队等待她的签名留念。面对学弟学妹的热情,邓舒华耐心写下“法治护航,向阳生长”等寄语,并鼓励大家“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新时代少年”。
此次讲座是东晓小学深化法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学校联合司法机关、挖掘校友资源,以“沉浸式普法”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为构建无欺凌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黄璨)